东亚前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2022&2023Q1业绩综述:盈利企稳、复苏持续,美护长期配置价值突显-230707

《东亚前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2022&2023Q1业绩综述:盈利企稳、复苏持续,美护长期配置价值突显-230707(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2022&2023Q1业绩综述:盈利企稳、复苏持续,美护长期配置价值突显-230707(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亚前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2022&2023Q1业绩综述:盈利企稳、复苏持续,美护长期配置价值突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2022 年宏观景气度下行, 可选消费美护板块营收仍显韧性, 盈利水平下探筑底。 2023Q1 美护板块复苏逻辑持续演绎, 盈利拐点显现。从基本面看: 2022 年申万美容护理行业营收同比增速达 5.92%, 位于31 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 14 名; 归母净利同比下降 41.14%, 排名第23。 2023Q1 申万美容护理行业营收同比增长 5.77%, 排名第 9; 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33.53%, 排名第 8。 医美: 2022 年医美渗透提升逻辑兑现放缓, 上游韧性突出;2023Q1 到店场景复苏, 板块盈利弹性释放。 2022 年医美药械/终端机构分别实现收入 170.11 亿元/104.84 亿元, 同比增长约 11%/7%;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7.46 亿元/净亏损 13.43 亿元。 2023Q1 医美药械/终端机构分别实现收入 37.78 亿元/14.65 亿元, 同比增长约 23%/21%; 归母净利润约 8.51 亿元/0.40 亿元。 长期来看医美渗透率提升逻辑支撑行业增长中枢, 合规政策趋严迫使行业长尾出清, 行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化妆品: 2022 年化妆品行业渠道红利式微, 核心群体消费力削减, 行业增长中枢回落; 2023Q1 品牌商板块营收维稳, 利润改善。2022 年品牌化妆品/化妆品制造及其他分别实现收入 429.93 亿元/134.65亿元, 同比增长 6%/下降 6%;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8.34 亿元/净亏损10.53 亿元。 2023Q1 品牌化妆品/化妆品制造及其他分别实现收入 7.26亿元/2.88 亿元, 同比增长约 2%/-12%; 归母净利润约 8.51 亿元/1.56 亿元。 品牌化妆品竞争格局优化, 国货替代兑现加速。 个护用品: 2022 年以来供给侧原材料高位运行+需求侧消费信心羸弱, 个护用品板块利润端边际收窄。 2022 年生活用纸/洗护用品分别实现收入 619.73 亿元/177.73 亿元, 同比增长 9%/1%;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46.32 亿元/ 20.27 亿元。 2023Q1 生活用纸/洗护用品分别实现收入44.13 亿元/20.09 亿元, 同比增长约 5%/7%;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4.66亿元/3.10 亿元。 基金持仓分析: 2023Q1 美容护理行业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为194.69 亿元, 环比下降 8.55%。 行业配置延续超配, 公募基金配置比例环比下调至 0.67%, 超配 0.19pct。 分子行业看, 2023Q1 增量资金主要配置仍在医美板块。 投资建议 疫情阵痛下美护行业高成长性和高确定性仍得到印证, 2023 年作为疫后消费复苏的重要窗口期, 全年来看头部企业在宏观经济企稳环境下业绩修复确定性强, 或迎戴维斯双击。 医美: 低渗透高景气态势延续, 政策趋严利好头部药械商的医疗器械批文壁垒。 重点推荐疫情期间α逆势向上、 估值具有较强性价比的药械龙头爱美客, 关注医美光电成长势头强劲的器械厂商普门科技。 化妆品: 消费低迷弱复苏+消费者趋于理性, 头部品牌化妆品的进口替代逻辑加速兑现。 受益标的包括基本面优质的珀莱雅和存在边际改善机会的福瑞达、 丸美股份等。 个护用品: 中短期原材料价格有望下行带动盈利预期修复, 中长期渗透提升+产品升级驱动行业增长, 新兴赛道掘金机会值得关注。 包括百亚股份区域和渠道渗透并行, 中高端产品起量且掘金养老概念成人纸尿裤赛道。 风险提示 终端消费持续低迷; 行业政策不利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