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货币工具箱1:中国利率谱系全解析-221206

《方正证券-货币工具箱1:中国利率谱系全解析-221206(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货币工具箱1:中国利率谱系全解析-221206(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中的利率品种繁多,不同利率品种的交易主体、运作模式和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并且利率品种之间的传导关系错综复杂。这也是分析利率市场的痛点所在。本文将对我国利率体系进行梳理,并深入解析各类利率品种的情况,以期能为投资者理解我国利率体系提供助益。
一、根据利率传导机制,我国利率体系可以分为5个层次
利率传导是从政策利率向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再到贷款利率传导,从而影响实体经济活动,实现调控经济的目标。利率体系可大致分为五个层次: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存贷款市场利率和表外市场利率。
二、政策利率:因时而动,是其他利率参考基准
政策利率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发挥基石作用,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作用的政策利率,即OMO和MLF利率分别发挥引导短期和中期市场利率中枢的作用,这两者在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处于核心地位。第二,发挥利率走廊作用的政策利率,包括SLF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第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包括PSL、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第四,对存贷款市场利率定价发挥指导作用的政策利率,即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是“压舱石”,不会轻易动,但存款基准对新增存款定价的作用弱化。
三、货币市场利率:短期品种看回购利率,中期品种看存单利率
货币市场是金融机构调剂资金头寸、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按照交易业务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回购、同业拆借(包括存单交易)和票据贴现业务。不同交易方式形成不同的货币市场利率。
货币市场业务中占据主导的是回购业务,因而R系列利率和DR系列利率是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二者均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锚上行波动。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代表性品种是存单利率。
四、存贷款市场利率:利率传导链条中的滞后品种
贷款利率已经基本市场化,参考LPR定价。2022年4月,央行指导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来为新增存款定价。存款利率市场化迈出一大步。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是利率传导链条中的滞后品种,对债券利率不具有领先性。“MLF—LPR—贷款利率”新机制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升。
五、表外市场利率:“影子银行”透明度低
表外市场利率主要是非标类融资利率。非标融资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通过这种方式融合可以帮助银行减少资本金占用或者是投向监管限制的一些行业。代表性利率品种可以参考信托收益。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存款基准利率出现变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继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