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2年11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如何看待进出口同比增速深度转负?-221207

《中信证券-2022年11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如何看待进出口同比增速深度转负?-221207(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2年11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如何看待进出口同比增速深度转负?-221207(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11月,我国外贸压力进一步凸显。在外需加速滑落、以及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下,出口同比增速出现超预期、超季节性的下跌。进口增速也深度转负,主要原因或为大部分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回落和我国机电产品等商品的对外依存度降低。往后看,外需滑落叠加高基数效应的负面影响料将持续,我国明年的出口增速中枢或将明显回落。
▍数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223.4亿美元,同比下跌9.5%。其中,出口2960.9亿美元,同比下跌8.7%,Wind一致预期降1.5%;进口2262.5亿美元,同比下跌10.6%,Wind一致预期降4.2%;贸易顺差689.4亿美元,同比下跌3.3%。
▍外需加速滑落,出口压力加剧。
1.贸易伙伴维度:11月,中国大陆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速都显著下降,显示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外需持续收缩。其中,来自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下行速度或正在加快,中国大陆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同比分别录得-25%和-11%。而中国大陆对东盟出口同比从10月的增长20%显著回落至11月的增长5%,得益于RCEP持续的贸易创造效应,东盟成为11月当月中国大陆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中唯一录得正增长的经济体。
2.贸易商品维度:全球外需加速回落导致机电产品11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录得-11.38%,对整体出口形成拖累。观察具体产品,无论是生产端的通用机械设备、集成电路,还是消费端的手机、家电等,其出口同比均录得明显的负增长;仅汽车出口延续高景气,11月出口金额同比实现113.08%的增速。海外主要央行大幅紧缩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利率敏感的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与之相关的商品出口也显著承压。轻工制品方面,海外需求的下行叠加海外企业补库行为的阶段性完成,包括服装、纺织原料及制品、玩具等消费品出口金额同比跌幅均环比走阔。海外出行需求对于箱包、鞋靴这类物品的支撑仍在,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读数录得-23.91%,已连续4个月录得负增长。
▍价格支撑减弱,我国进口增速同比深度转负。观察11月我国进口商品的同比增速,农产品与原油仍维持进口同比正增长,但是其他能源品煤和天然气进口增速同比转负,金属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已经持续数月呈负增长。(1)进口价格方面,大豆、铁矿砂、铜矿砂、原油、天然气进口价格环比继续下滑,仅有煤的价格较上月有所抬升;(2)进口产品方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速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转负,预计我国机电类产品的进口增速在今年年底仍将维持在负增长的状态。
▍总结:11月,我国外贸压力进一步凸显。往后看,外需滑落叠加高基数效应的负面影响,我国明年的出口增速中枢或将明显回落。基于WTO对明年全球贸易量的预测,我们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为-4%,进口增速为2%左右。对于汇率而言,当下贸易端并不是主导人民币走势的首要因素。短期来看,1)美元指数拐点已现、2)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和以地产“三支箭”为代表的稳增长政策导致市场对国内经济预期改善、以及3)年底积压的结汇需求等因素都对人民币形成利多,出口增速的放缓或难以阻挡短期人民币偏强运行的趋势,但未来或对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形成抑制。
▍风险因素: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导致外需大幅滑落;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可能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