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香港)-中国医药、医疗行业研发洞察003期:CAR~T细胞治疗概览-221121

《招商证券(香港)-中国医药、医疗行业研发洞察003期:CAR~T细胞治疗概览-22112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香港)-中国医药、医疗行业研发洞察003期:CAR~T细胞治疗概览-22112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 CAR-T细胞治疗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获得广泛关注,但仍然面临商业化挑战
■我们认为生产产能的提高,以及供应链生态的优化将支持CAR-T细胞治疗手段未来向积极方向发展
■近期值得关注的催化剂:传奇生物在2022年12月11日于ASH会议上CARTIFAN-1 Ph2试验的数据读出
CAR-T治疗的转化潜力
过去十年,CAR-T治疗在肿瘤免疫治疗研发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其中根据ClinicalTrial.Gov,已经注册多于340项临床试验),目前有7项CAR-T产品用于血液肿瘤的CAR-T治疗产品获得批准。通过基于逆转录病毒/慢病毒的转基因编辑将嵌合抗原受体(CAR)转染进入T细胞进行表达,CAR-T细胞疗法充分利用人体先天免疫力以发挥对抗恶性癌细胞的作用。CAR识别抗原并能够转导为信号级联反应,激发T细胞效应功能以实现抗肿瘤作用。为了发掘CAR-T的治疗潜力,产业界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投入努力:1)优化自体CAR-T以减轻严重的AE,例如细胞因子风暴(CRS)和神经毒性(ICAN);2)探索利用异体CAR-T系统生产“现成”产品的可能性;3)推广用于实体瘤治疗的新型T细胞工程技术。
CAR-T治疗的商业化挑战
尽管疗效显著,但我们认为CAR-T治疗的高度创新性在当前也同时限制了其商业化程度:1)安全问题:考虑到危及生命的AE和严格的监管要求,CAR-T产品仅适用于特定的复发或难治性患者血液肿瘤患者;2)有待优化的生产供应生态系统:目前的CAR-T生产是以一批次/一个患者为基础的模式提供,交付周期长。此外,生产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型洁净室、经过训练的操作人员和专用于处理生物材料的冷链系统。3)产能扩增瓶颈:据一些跨国公司报道,全球病毒载体供应短缺限制了CAR-T的产能扩增。然而,我们注意到CAR-T生产产业链上游的一些主要的病毒载体制造CDMOs采用了新型细胞培养系统(例如,采用基于悬浮细胞或稳定生产细胞系的转染体系)来提高产能,但我们认为这些新的生产体系应用到大规模的CAR-T生产链上仍需要来自两面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是来自监管机构的进一步生产指导,二是来自产业界提高生产流程的标准化。
CAR-T治疗在22年底/23年的关键催化剂
强生/传奇生物的Carvykti在2022年12月11日于ASH会议上CARTIFAN-1Ph2试验的数据读出;信达生物/IASO的IBI-326 (equecabtageneautoleucel, BCMA靶向CAR-T)用于治疗MM,23年NDA申请结果;科济药业的CT053 (zevorcabtagene autoleucel, BCMA靶向CAR-T)用于治疗MM,23年NDA申请结果。
投资风险:临床资产的临床失效;数据差于预期;监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