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如何理解城投退出政府融资平台-221028

《方正证券-如何理解城投退出政府融资平台-22102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如何理解城投退出政府融资平台-22102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以来,已有至少14家主体发布了退出政府融资平台的公告。什么是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如何退出政府融资平台,退出的原因及影响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退出政府融资平台
要回答什么是“退平台”,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平台”。根据2010年的国发19号文和财预412号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城投主体“退平台”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平台举债,政府偿还”这一模式的剥离。成功“退平台”后的传统城投主体和近些年新设立或是改组合并而成的新城投主体,即成为“广义城投平台”。其不具备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但仍投身于区域基建、城市运营、公益性资产管理等业务。
二、城投主体如何退出政府融资平台
对于退出银监会平台名单,监管制定了严格的流程和标准。融资平台需要满足五个条件:第一是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第二是经审计的资产负债率低于70%,第三是风险全覆盖,第四是政府负责债务均已落实偿还来源,第五是无违约记录。满足条件的平台严格执行对应流程后,方可退出名单。
城投主体发出“退平台”公告与退出银监会平台名单并不是等价关系。事实上,有些主体“先发公告,后退名单”,大多数退平台主体属于“退出名单,不发公告”。
三、城投主体退出政府融资平台背后的原因
首先,满足监管政策要求,剥离城投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自2014年新预算法和国发43号文以来,监管层开始全面推进城投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剥离。而从已披露的城投主体“退平台”公告来看,很多公告在首段提到了国发43号文等监管文件,响应政策的意图明显。
其次是满足发债监管条件。发改委、证监会和银行间均有限制银监会融资平台名单内企业发行债券的政策。若区域内有债券融资需求但没有符合条件的“广义城投平台”,将现有城投主体“退平台”成为合意选择。
四、“退平台”对主体影响有限
尽管城投主体的“退平台”公告均提到了“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但是从业务模式、人员配置、资产结构和债务属性来看,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纽带并未斩断。因此,从投资视角来看,是否公告“退平台”对一家城投主体的性质判断和价值评估影响有限。
风险提示:城投监管政策变化,宏观经济超预期,数据获取和处理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