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香港)-施政报告:提升香港长远竞争力-221021

《招商证券(香港)-施政报告:提升香港长远竞争力-2210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香港)-施政报告:提升香港长远竞争力-22102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港交所将推出新融资渠道以便利未盈利先进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增加房屋供给;外来人才置业成为永居后可获退税
■政府提出一揽子政策以拓宽吸引人才的渠道
10月19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任内首份《施政报告》,规划香港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和政策措施。其中市场关注的主要焦点如下:
防疫:自今年7月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香港入境防疫政策已经在短时间内大幅放宽,由此前的抵港7日集中酒店检疫改为“3+4”,再改为目前的“0+3”(无需酒店隔离,只需3天家居医学监测,期间可外出)。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对维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重要意义。
金融:施政报告提出,港交所将于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利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同日,港交所发布了有关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咨询期至12月18日。改革旨在设立新融资渠道,允许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主要适用于五大科技行业(图表7),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此前港交所在2018年推出一系列改革,其中针对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渠道(即“上市规则”第18A章)带来了香港医疗健康融资生态圈的蓬勃发展,港交所期望将成功模式复制到其他前沿科技领域。咨询建议按“已商业化”和“未商业化”对公司进行分类并就预期市值、研发、营收和第三方投资等设置不同的上市标准(图表8)。近年中概股回归(包括二次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以及“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上市在港股市场形成了互联网巨头和造车新势力等集聚效应,但在半导体、锂电池等“热门赛道”上仍然投资标的匮乏。我们预计新上市渠道的开通有望进一步丰富港股投资标的并带来资金净流入。
房屋:香港房地产价格已经步入下行通道,中原城市领先指数由2021年8月录得的高位至今已经累计下跌11.2%。此前一些市场参与者期待政府撤回部分“辣招”(主要指针对非首置买家的“双倍印花税”和针对非本地买家的“买家印花税”),但施政报告令这类期望落空,反映房价波动并非政府关注的焦点。施政报告仍然主要从增加房屋供给的角度着手以解决香港长期结构性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合资格外来人才在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可申请退还在港置业已缴付的额外印花税。我们认为该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前释放部分刚需,也有助于创造诱因留住人才。
人才:香港经济由服务业主导,因而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香港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吸引人才流入的政策主要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和优化现有输入人才计划两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年薪超过港币250万元的人士(不设限额)、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不设限额)以及最近五年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但工作经验未满三年的人士(每年10,000人)。后者主要包括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配额,以及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即IANG),将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至两年,并扩展至本港大学大湾区校区的毕业生。我们认为针对高薪人士的签证主要用于对标新加坡今年8月推出的ONE pass签证,实际效果有待观察,而针对百强大学毕业生和IANG签证扩容的安排有望为人才供给带来实质性的增量。
我们的观点:长远来看,我们认为施政报告提出的一揽子措施有助于缓解香港人才流失问题,维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扶持科创等新业态的发展,并解决房屋等长远结构性问题。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宽,香港经济有望进一步恢复,但金融状况收紧以及全球经济走弱可能导致恢复动能疲弱。短期内,港股市场仍然受流动性影响较大,而非基本面和/或估值。恒生指数近期大幅回调主要反映了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以及经济前景恶化。主要风险:1)全球疫情;2)中国经济恢复乏力;3)俄乌局势恶化,西方国家制裁手段超出预期;4)美股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