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债券研究报告:人民币贬值不改货币宽松,利率低位震荡-221014

《国融证券-债券研究报告:人民币贬值不改货币宽松,利率低位震荡-221014(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融证券-债券研究报告:人民币贬值不改货币宽松,利率低位震荡-221014(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宏观逻辑:1)汇率的贬值周期往往对应着利率的下行周期,其背后的长期宏观逻辑在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下行和货币宽松。2)人民币汇率大致跟随美元指数走势,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增大往往来源于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的错位。3)经常账户差额是观察汇率是否处于均衡状态的核心因素,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提升但仍非主导因素。4)美元强势则是导致人民币贬值的重要短期因素。今年4-5月人民币贬值率7.25%,8-9月人民币贬值率8.21%;前者主要是由于上海疫情发酵进一步强化国内经济悲观预期,叠加美元指数的影响,后者更多是因为欧洲能源危机下的美元指数走强创十年新高,全球货币均遭遇大幅贬值,带动人民币被动贬值,期间国内经济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5)长期来看,经济向好,那必然利率上行,人民币也是升值的。但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相关关系并不稳定。
汇率与利率:货币政策的内外均衡:1)国内货币政策以内为主,兼顾外部均衡,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即使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内外部均衡产生矛盾,央行仍会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汇率和利率都是央行货币政策在内外均衡上取舍的结果,在内外均衡方面,央行的政策选择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市场表现。2)在我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美利差不是央行的核心关注点,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相对有限,也不构成货币政策的绝对约束。近年来,央行操作在内外均衡方面的灵活性也逐渐提升,中美利差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制约逐渐弱化。3)当前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突破2019年低点,临近7.30的关口,外部均衡压力在上升,虽然对央行货币宽松的方向影响有限,但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上,央行也需要避其锋芒,较前期更多关注外部均衡问题,不排除后续央行宽松节奏和力度可能受到影响,尤其资金利率的下限,后续需要重点关注资金利率是否进一步抬升,以及幅度和持续性。4)如果汇率继续大幅贬值接近央行心理点位,央行或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市,以稳定市场预期,目前我国仍有1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可以动用,央行干预手段仍然充足。
当前汇率贬值环境下的货币政策操作:1)“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前提依然是国内经济的企稳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因此,在地产下行趋势尚未扭转,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偏弱的修复预期之下,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大方向不会改变。3)降息降准仍有空间,但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央行或克制流动性的进一步全面宽松。年内再次降息的概率较小,但未来仍有可能性;四季度降准仍可期,以置换MLF为主。
投资建议:1)在流动性平稳宽松、实体融资需求尚待修复的环境下,国内政策仍以我为主,债市牛市的基本盘仍然稳固,且国庆期间国内疫情多点开花,消费和地产低迷,海外市场动荡,全球风险偏好走低,利率上行风险有限。2)但短期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或对央行宽松节奏和债市情绪形成扰动,尤其关注资金利率中枢及下限是否进一步抬升,且节前中央继续出台多项政策稳地产,二十大后增量政策仍可期,728政治局会议后,债市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较低,9月社融超预期反弹后,市场预期10月数据回落走出利空出尽行情,但不排除10月金融数据仍强,债市出现阶段性预期反转。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人民币汇率贬值超预期;猪周期上行幅度超预期;宽信用进展超预期;增量政策超预期;美联储加速收紧影响超预期;地缘政治危机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