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可转债交易新规点评:沪深交易所出手打击过度炒作,可转债交易迎来强监管-220620

《国融证券-可转债交易新规点评:沪深交易所出手打击过度炒作,可转债交易迎来强监管-22062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融证券-可转债交易新规点评:沪深交易所出手打击过度炒作,可转债交易迎来强监管-22062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6月17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统称《交易细则》)并向市场征求意见。 同时,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适当性管理通知》),自6月18日起实施。 简评《交易细则》和《适当性管理通知》的出台旨在防止过度投机炒作,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可转债市场平稳运行。 今年4月下旬以来,转债新券上市行情火爆,4月19日,聚合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创下新高,进一步引发新券和次新券轮动炒作行情,自此,转债新券上市价格和转股溢价率不断走高,尤其5月17日永吉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再创新高,“妖债”再现,引发市场和监管关注。 永吉转债上市首日盘中一度涨至421元,涨幅达321%,收盘价376.16元,涨幅276.15%,转股溢价率369.40%,创下转债上市首日盘中和收盘最大涨幅和转股溢价率记录。 同时,永吉转债上市后前两个交易日成交量巨大,尤其上市第二日单日成交量达227.96万手,成交额高达89.85亿元,超过当天任何一只A股的成交额,前两日的累计换手率高达1602.61%。 6月转债市场成交规模继续提升,换手率高位震荡,炒作情绪仍然较高。 从成交额来看,全市场转债日均成交额由5月的1,393.12亿元进一步上升至6月以来的1,657.75亿元,均显著高于年初以来的日均成交额1,020.82亿元。 从换手率来看,6月以来转债市场日均换手率为11.38%,较5月日均值上升0.91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年初以来日均换手率8.35%。 《交易细则》和《适当性管理通知》旨在防止过度投机炒作,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可转债市场平稳运行。 可转债炒作行情预计将有所降温,有利于对个券合理定价,发挥转债市场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作用。 《交易细则》明确转债涨跌幅限制。 具体来看,《交易细则》主要有如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明确涨跌幅限制。 (1)此前对于首日上市的转债没有明确的涨跌幅规定,但按照深交所触发熔断停牌的规定,可转债上市首日的涨幅最高为57.3%、跌幅最高为-43.3%。 本次《交易细则》中,上交所明确了可转债上市首日采取57.3%和-43.3%的涨跌幅机制,深交所的上市首日涨跌幅规定和先前规定保持统一。 (2)沪深交易所均明确次日起引入20%的涨跌幅限制,对小票炒作情绪冲击明显,或带动炒作游资抽离,引发前期炒作个券集体性调整。 二是明确异常波动的标准。 此前,转债没有异常波动的监管制度,《交易细则》明确了异常波动和严重异常波动的标准,交易所可根据市场情况,加强异常交易监控,并要求会员采取有效措施向客户提示风险,交易所也可视情况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相关公告或停牌核查。 三是增加异常交易行为类型。 《交易细则》新增了异常交易行为的界定和监控,有利于防止游资对转债价格和交易量的操纵。 四是新增特别标识。 《交易细则》在可转债最后交易日的证券简称前增加“Z”标识,可以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适当性管理通知》增设投资者准入要求。 《适当性管理通知》增设投资者准入要求:(一)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二)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对已有转债账户的投资者不追溯监管。 增设“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提高了散户参与转债市场交易和申购的门槛。 一方面,提高转债参与者的专业程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防止转债成为投机和套利的工具,减少炒作行为。 另一方面,提高准入门槛也可以降低转债市场的流动性,转债二级市场的溢价水平趋于下降。 此外,在准入要求基础上,设置新老划断安排,强化投资者保护,也确保存量投资者继续参与不受影响。 风险因素:可转债监管超预期;权益市场大幅波动;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美联储加速收紧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