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220928

上传日期:2022-09-29 06:53:34 / 研报作者:李子卓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220928.pdf
大小:30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220928

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220928
文本预览:

《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2209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2209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点评
  “无糖”理念拉动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甜味剂是指替代蔗糖和白砂糖给食品饮料赋予甜味的低热量食品添加剂。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甜味剂下游应用中,饮料和调味品为主要应用领域,2020年消费占比分别为51%和15%。为满足健康无糖理念需求,近年来无糖饮料市场高速增长,拉动甜味剂需求提升。据中科院《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2014至2020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由16.6亿元增长到11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6%。
  人工甜味剂占主导,“天然+人工”复配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甜味剂可分为人工甜味剂与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更为健康,人工甜味剂成本低廉,甜度较高。为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天然+人工”复配模式成为当前主流饮料企业的选择。由于相对甜度较低,添加比例较大,天然甜味剂消费占比逐年提升。据陆婉瑶《食糖与代糖的博弈及发展趋势分析》,2010-2020年全球人工甜味剂消费占比从91.8%下降到70.6%,但是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人工甜味剂中,三氯蔗糖无毒低热量,发展趋势良好。目前全球人工甜味剂已发展至六代,其中第五代三氯蔗糖安全性强,无任何毒理方面的争议;甜度高,是蔗糖的600倍;此外具有甜味纯正、热量低等优点,市场空间较为广阔。据百川盈孚数据,2019至2021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从10310吨增长到13924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此外,我国三氯蔗糖出口量大幅增长,国外需求旺盛。2022年1-8月,我国三氯蔗糖出口量为10016吨,同比增长51%。
  天然甜味剂中,赤藓糖醇和阿洛酮糖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近年来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和科学技术持续进步,天然甜味剂行业迅速发展,其中赤藓糖醇和阿洛酮糖发展较快。赤藓糖醇方面,根据中国食品报网数据,2016至2020年,我国赤藓糖醇消费量从2500吨迅速增长到4.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受需求高速增长影响,我国企业加快赤藓糖醇产能扩张,布局企业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等。阿洛酮糖方面,目前阿洛酮糖处于产业化前期,产销量较低。阿洛酮糖是新一代天然甜味剂,它的口感纯正、几乎不含卡路里,且对促进消化、控制体重、抑制血糖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应用已获得包括美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的法规许可。增设阿洛酮糖进入食品添加剂名录的申请也已在2021年8月得到我国卫健委受理。一旦通过,阿洛酮糖有望在我国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
  综合来看,在健康无糖理念的驱动下无糖饮料市场高速增长,拉动甜味剂需求提升。人工甜味剂甜度高,天然甜味剂更为健康,未来两者有望协同发展,其中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发展较快,阿洛酮糖起步晚,但是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投资建议
  目前“无糖”理念拉动甜味剂需求高速增长,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协同发展,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金禾实业、三元生物、保龄宝等。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异常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国内疫情反复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