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每日点评:指数大幅反弹,创业板涨超2%-220927

《山西证券-每日点评:指数大幅反弹,创业板涨超2%-2209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每日点评:指数大幅反弹,创业板涨超2%-2209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走势回顾:
指数大幅反弹,超4300家上涨。沪指涨1.4%报3093.86,深指涨1.94%报11175.12,创业板指涨2.22%,报2374.74。上证50涨1.07%,中证1000涨2.01%。板块方面,社会服务(5.33%)、医药生物(4.82%)、商贸零售(3.31%)涨幅居前,煤炭作为唯一下跌板块,跌0.37%。两市成交额为6662.0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0.26%,较前五日增长2.15%。北向资金共买入32.72亿元,其中沪股通买入25.30亿元,深股通买入7.42亿元。
市场焦点: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8月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工业企业营收保持增长,利润结构有所改善。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1%。随着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回落,工业企业利润上下游结构明显改善,装备制造业利润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电力行业利润持续回升。从8月份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比超六成,其中多数为中下游行业。装备制造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利润占比提高。随着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畅通,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明显恢复。1—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2.0%,降幅较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较年初提高约5.0个百分点。从8月份看,受支持汽车消费政策等因素推动,汽车制造业产销进一步加快,利润同比增长1.02倍,为一年来最高增速;在锂离子电池、光伏设备、空调制造等行业带动下,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增长36.7%,增速较上月加快11.1个百分点;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2.9%、21.3%,增速均由负转正。电力行业利润改善明显。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叠加高温天气影响导致用电需求旺盛,发电量增速逐月加快并升至近年高位,带动电力行业利润快速恢复。1—8月份电力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0%,降幅较1—7月份收窄10.0个百分点。8月份电力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58倍,增速较上月加快111.8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盈利状况有所好转。随着促消费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多数消费品行业利润改善。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盈利状况有所好转。在13个消费品制造行业中,有8个行业利润较上月改善,4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酒饮料茶、文教工美行业利润分别增长59.8%、29.1%,增速均较上月明显加快;烟草、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3.8%、19.0%,均保持较快增长。外资企业月度利润由降转增,小微企业利润降幅收窄。8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营收增长加快,利润由上月同比下降转为增长6.0%;小微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1%,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利润恢复程度好于全部工业。
策略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影响A股的核心问题在于分析经济收缩何时结束。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其一、从经济周期的角度,中国经济的收缩期历史平均时长为8至9个季度,因此本轮经济收缩对应结束的时间段将落在4Q2022-1Q2023。其二,从收缩的主要领域看,(1)美联储的紧缩目标(短端实际利率由负转正)虽然路径上存在不确定性,但大概率在1Q2023得以实现,最迟不会晚于2Q2023;(2)由于供给的加速收缩,假设需求端维持现状,国内地产市场大约在2Q2023可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我们趋向于认为经济收缩将在1Q2023结束,对A股市场首选的假设路径仍然是整个回摆期将延续到四季度,万得全A指数最终可能回落到4600点附近。不过,相较于7月以来对绝对收益的谨慎,我们判断现在已进入逢低布局的阶段。从3个月维度观察,选股盈利的概率平均接近60%。在外部条件的悲观假设下,如果四季度各方面都明显低于预期致使市场运行至4600点以下,我们将由当前的中性偏谨慎转为积极。A股历史上,当估值泡沫得到充分挤压,并且回归至盈利增长所对应的趋势线时,均是绝好的买入机会。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在今年以来反复的国际地缘冲突危机下,全球市场信心不足,国际脱钩风险加剧,经济流动性和下行风险持续,全球面临政治局势和产业链结构的重整,警惕过程中的经济衰退风险。
美联储加快加息风险:美联储的超宽松政策收紧的预期实现,海外流动性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大,拐点已然出现;目前预计美联储还将继续多次加息,但整体节奏将由快及缓,持续调整,如果加息对通胀的遏制不理想,及出现其他情况导致加息加快,超过预期,则会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性风险进一步放大。
疫情持续超预期风险: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屡次反复,接连侵扰广东、上海、北京沿线,造成大量制造业停滞,物流不畅,关键交通枢纽停运全国范围内出行骤减,如果疫情局势未能扭转,经济局部停摆的情势延续到下半年,对整体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型目标都会带来风险,也会超预期扰动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