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亚前海证券-新材料行业点评: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将近-220927

上传日期:2022-09-27 14:40:54 / 研报作者:李子卓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东亚前海证券-新材料行业点评: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将近-220927.pdf
大小:2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亚前海证券-新材料行业点评: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将近-220927

东亚前海证券-新材料行业点评: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将近-220927
文本预览:

《东亚前海证券-新材料行业点评: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将近-22092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新材料行业点评: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将近-22092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点评
  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钠电池凭成本优势获广泛关注。锂矿资源供给偏紧,叠加下游需求旺盛,导致碳酸锂供不应求,推动其价格大幅上涨。截至2022年9月26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报51.86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3.12万元/吨,涨幅为80.4%,目前位于历史高位。碳酸锂作为锂电池上游主要原料之一,其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锂电池成本快速提升。相较于锂资源,钠资源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因此钠电池理论成本更低。此外,钠电池技术路线建立于锂电池技术路线之上,使得其重置成本较小。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钠电池产业化迫在眉睫。
  目前钠电池技术路线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三种。按照正极材料划分,钠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层状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和聚阴离子。其中层状金属氧化物体系与锂电池三元材料较相似,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比容量较高的特点;普鲁士蓝框架结构使得Na+可以快速的嵌入、脱出,具有结构稳定性好、成本低、倍率性能较高的特点,其主要缺点在于结晶水会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聚阴离子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等优势,根据中国储能网,目前研发较多的聚阴离子材料主要包括氟磷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
  正极材料作为钠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相关生产企业正在进行积极布局。目前国内布局钠电池正极材料的公司主要包括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七彩化学、美联新材、多氟多等。容百科技钠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单月订单为几十吨,并预计从2022年底开始可以实现更大规模出货,此外,公司规划2023年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产能达3.6万吨/年,2025年达10万吨/年。当升科技已完成新一代钠电池正极材料的工艺定型并向客户送样。振华新材钠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产出与销售。七彩化学于2022年9月19日发布公告称拟与美联新材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多氟多目前已建成钠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并实现小批量产品的陆续下线。
  此外,国内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其他领域,助力其产业化提速。负极材料方面,目前国内布局钠电池负极材料的公司主要包括杉杉股份、翔丰华等。杉杉股份已拥有软硬碳方面的技术积累和量产能力。翔丰华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正在由相关客户测试中。电解液方面,目前国内布局钠电池电解液的企业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传艺科技等。天赐材料目前已拥有钠电池电解液量产技术,产品已通过客户认可,且公司具备六氟磷酸钠量产能力。多氟多已具备年产千吨的六氟磷酸钠生产能力,且公司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销售。传艺科技9月8日发布公告称拟设立控股孙公司江苏传艺钠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以其为投资主体拟投资建设一期5万吨/年、二期10万吨/年的六氟磷酸钠生产线。电池方面,目前国内布局钠电池的公司主要包括宁德时代、中科海钠、多氟多等,其中宁德时代已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并致力于推进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中科海钠投资建设的1GWh钠电池已于2022年4月开工;多氟多控股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已具备1GWh钠电池产能。
  综合来看,锂资源供给偏紧致使碳酸锂价格高企,钠电池实现产业化落地迫在眉睫。目前钠电池正处于产业化阶段,多家企业积极布局钠电池产业链,有助于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提速,实现产业化落地。
  投资建议
  目前碳酸锂价格高企,钠电池产业化迫在眉睫。国内多家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领域,推动产业化进程提速,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宁德时代、天赐材料、多氟多、容百科技等。
  风险提示
  技术更新迭代、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疫情反复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