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企业纷纷布局、LiFSI迎发展机遇-220926

《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企业纷纷布局、LiFSI迎发展机遇-2209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化工行业点评报告:企业纷纷布局、LiFSI迎发展机遇-22092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点评
锂电池技术更新迭代推动电解液升级转型。根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6.6万辆,同比增长1倍;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86万辆,同比增长1.1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性能日益提升,并持续推进其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迭代。作为锂电池的四大组成材料之一,锂电池更新迭代对电解液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推电解液向高安全性、高压性发展,进而带动电解液主要组成部分升级,主要包括溶剂、锂盐、添加剂。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锂盐成本占电解液总成本比例达45%,是电解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解液的性能。
LiFSI为新型锂盐,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是新型锂盐,目前最常用的合成工艺为首先采用氟化剂氟化双氯磺酰亚胺制得双氟磺酰亚胺,再进行锂化反应制备而成。相较于传统锂盐六氟磷酸锂,LiFSI的综合性能更优异。首先,LiFSI的阴离子半径更大,更容易解离出锂离子,可提高电解液电导率;其次,其分解温度高于200℃,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可提高电解液的耐高温性能;然后,其在低温环境中可提高放电电荷性能,在高温环境中可维持电容量的保持率,可提高锂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因此LiFSI用于电解液可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以及安全性,契合锂电池未来发展方向。
LiFSI已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电解液,未来用量有望提升。作为新型锂盐,LiFSI有望部分替代LiPF6,又可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使用。由于目前LiFSI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范围推广。根据高工锂电数据,随着未来生产工艺不断成熟,LiFSI生产成本有望下降至15万元/吨以内,其市场价格有望下降至35万元/吨以下,进而提高LiFSI的性价比。同时随着锂电池技术不断更新迭代,LiFSI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其作为添加剂的用量有望逐步提升。
目前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布局LiFSI,大范围应用指日可待。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新型锂盐也将成为电解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风口,国内各大企业正在积极加码布局LiFSI,加速LiFSI在锂盐领域的渗透。目前市场产能较集中,龙头企业有望凭借技术及资金优势抢占先机。根据各公司公告,天赐材料目前具备6300吨/年的LiFSI产能,另规划产能合计达12万吨/年。多氟多目前具备1600吨/年的LiFSI产能,在建产能是1万吨/年。新宙邦1200吨/年的LiFSI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公司于9月9日发布公告称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控股公司湖南福邦进行增资,并将其新型锂盐项目的产能扩大至1万吨/年。永太科技目前具备900吨/年的LiFSI产能,在建产能是6.7万吨。康鹏科技目前具备1700吨/年的LiFSI产能,另规划产能达1.5万吨/年。此外其他部分企业也在进行积极布局。目前LiFSI市场规模并不大,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
锂电池技术更新迭代有望带动上游原料改进升级,LiFSI综合性能优异,可显著提升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以及安全性。未来随着LiFSI技术逐渐成熟,其生产成本有望下降,市场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天赐材料、多氟多、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
技术更新迭代、认证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