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香港)-财经速评第72号-180716

上传日期:2018-07-17 15:56:07 / 研报作者:蔡永雄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香港)-财经速评第72号-180716.pdf
大小:3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香港)-财经速评第72号-180716

中国银行(香港)-财经速评第72号-180716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香港)-财经速评第72号-18071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香港)-财经速评第72号-18071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內地經濟總體平穩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甦動力略為加快,貿易保護主義和美國聯儲局溫和加息尚未對實體經濟構成明顯影響,有利內地經濟維持平穩向好的態勢,二季度及上半年內地經濟分別錄得6.7%及6.8%的較快增速。踏入下半年,中美兩國已正式向雙方價值達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實施關稅,美國亦公佈了新一批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清單,貿易爭端勢將影響外貿、投資和經濟信心等,並會提早反映在金融市場上,增加經濟下行風險,惟內地當局仍具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作出應對。
        一、上半年經濟維持6.8%的較快增長
        內地經濟自2015年下半年起步入L型增長趨勢以來,連續十二個季度於6.7%至6.9%區間運行。繼2018年一季度內地經濟錄得6.8%的較快增速後,二季度增長6.7%,上半年平均6.8%。若按季比較,二季度增長為1.8%,較一季度1.4%略為加快,顯示季與季之間的增長動力平穩。內地經濟穩中向好,既反映全球經濟復甦動力加快,也顯示內需動力平衡,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品質效益提升等為經濟穩健發展帶來的支持。若計及價格變動的因素,2018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內地名義經濟分別按年增長9.8%及10.0%。
        二、消費增長動力穩健
        即使上半年零售消費錄得輕微放緩趨勢,但內需是三大需求中最為穩健的力量。2018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與一季度77.8%相若,較去年同期63.4%提升15.1個百分點,並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7.1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為9.4%,其中6月份增長9.0%。增幅雖較一季度及去年全年9.8%及10.2%為低,但仍屬相對較快的水平。多種一般及耐用消費品錄得廣泛增長,如6月份石油及製品、通訊器材、日用品、傢俱、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分別錄得16.5%、16.1%、15.8%、15.0%及14.3%。同時,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按年增長30.1%,與一季度及去年全年分別35.4%及32.2%同錄快速增長,而服務消費,如旅遊、健康、養老、教育、文化增長也相對較快。隨著內地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未來將有數以億計的中產階層崛起,加上內地持續推出及改善經營環境的新措施,以擴大中高端產品消費和服務的消費需求,來推動消費結構轉型及延續消費較快增長。  
        此外,  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比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是2016年建立全國勞動力月度調查制度以來最低的水平。在就業市場維持穩健下,內地居民收入持續提升,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錄得按年6.6%的實質增長,有利於支持消費和經濟穩定發展。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6.0%,增速較去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分別回落1.2及1.5個百分點,主要是與基建投資增速放緩有關。2018年上半年,基建投資錄得按年7.3%增長,比去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分別顯著回落11.7及5.7個百分點。經過數年的急速擴張,內地當局對公私營合作的基建項目作出了更嚴格審批,且今年內地輕微下調了其赤字率至2.6%,以財政政策來推動的基建投資難免會出現放緩。房地產投資方面,在樓市調控政策推行下,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投資錄得9.7%增長,較整體固定資產投資高3.7個百分點,並分別較去年全年及一季度高2.7及低0.7個百分點。在監管當局去槓桿和控風險的背景下,預期下半年房地產投資的增速將趨於穩定。  
        製造業投資方面,整體增速正逐漸改善。今年上半年錄得按年6.8%增長,較去年全年及一季度高2.0及3.0個百分點,並高於整體投資水平,主要是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帶動貿易、生產和投資活動增強。今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錄得6.7%的增長,增速較去年全年及一季度分別6.6%及6.8%相若。此外,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亦持續處於擴張區間,製造業投資維持擴張趨勢,其中民
間投資表現較佳,於上半年錄得8.4%增長,較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2.4和低0.5個百分點,並高於整體投資2.4個百分點,顯示內地民間企業保持較佳的活力,成為經濟穩定增長的另一力量。此外,鑑於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低於零售銷售,將有利於內地經濟結構向消費方向轉型,令經濟更平衡地發展。  
        四、外貿表現維持穩健增長,惟下半年料將放緩  
        今年上半年,內地外貿表現相對較佳,尚未明顯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帶來實際影響,進出口分別按年上升19.9%及12.8%,不單較去年全年分別15.9%及7.9%有所加速,亦與今年一季度分別增長18.9%及14.1%大致相若。其中出口至各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歐盟和東盟均錄得顯著增長,上半年分別按年增長13.6%、11.7%及18.3%。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分別按年增長18.3%及15.0%,高於整體出口的水平。進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持續錄得19.9%顯著增長,既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升,也顯示出內需持續增加,令上半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盈餘由去年同期1,850.7億美元縮減了24.5%至1,396.5億美元,但對美國的貨物貿易盈餘仍達1,33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175.3億美元增加13.8%。  
        從目前的情況看,貿易保護主義升溫難免會為全球貿易往來帶來不確定性。繼美國早前就洗衣機、太陽能板、鋼和鋁向全球開徵關稅後,他們亦已提出對價值高達500億及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分別徵收25%及10%關稅,其中首批針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措施經已實施,而合共2,500億美元的關稅清單亦已出台,美國更進一步威脅將額外加碼3,000億美元,即向全部從中國進口商品徵稅,中國亦料將推出報復措施。6月份,內地一般商品的進出口貿易增速大幅高於進料加工貿易,分別按年增長18.6%及1.9%,顯示進料加工貿易或已為美國於7月初實施關稅而提前作好準備,預料下半年外貿前景將出現放緩。此外,在中國經濟實力持續提升下,中美貿易爭端料將持續,其影響不限於外貿,也會打擊投資和經濟信心,對供應和產業鏈帶來連鎖反應,並提早反映在金融市場的預期上,增加經濟的下行風險。  
        五、通脹壓力溫和  
        價格方面,上半年內地通脹壓力大致穩定,居民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2.0%,較去年全年1.6%略有升溫,與一季度2.1%比較則大致穩定。食品價格方面,繼去年全年下跌1.4%後,今年則受到天氣因素影響而略為回升,上半年及6月份分別錄得1.2%及0.3%按年升幅。另外,上半年非食品價格則維持於2.2%,與一季度及去年全年分別2.2%及2.3%升幅相若,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醫療保健及家庭服務的價格升幅較大,分別達到9.4%、6.4%及5.4%,居住價格升幅大致溫和,按年升2.3%,未對整體通脹構成明顯壓力。另外,上半年生產者物價升幅放緩,按年增長3.9%,較去年全年上升6.3%為低,與今年一季度3.7%增幅相若。生產者物價趨於放緩主要是與去年的比較基數較高。然而,生產者物價指數中的生活資料指數持續低企,上半年僅增長0.3%,令上游價格傳遞至下游價格的壓力甚為有限。總體來說,預期今年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或會在食物價格上漲下而略有升溫,且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和水產品實施關稅或會輕微推高食品價格,惟預期全年增速將仍低於3%的政府目標,對貨幣政策料不會構成影響。  
        六、新經濟、新產業發展快速  
        從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的主導作用在繼續增強,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達到54.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3.9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在提升,上半年是60.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反映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繼續鞏固。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上半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按年增長8.7%,比規模以上工業快2.0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按年增長88.1%,工業機器人增長23.9%,集成電路增長15.0%。  
        從需求結構來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繼續增強,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高於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47.1個百分點。在消費中,商品性消費正在向品質消費轉變,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這都是消費領域出現的新變化。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按年增長30.1%。現在整個"互聯網+"已經深入地融入到各行業、各領域,促進了很多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數位元經濟、平台經濟、共用經濟繼續快速發展,將成為未來內地經濟的新增長點。  
        總括而言,今年上半年內地經濟整體保持穩步擴張趨勢。可是,近月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有所升溫,全球超寬鬆貨幣環境亦逐漸過去,新興市場貨幣和資金環境或會面對較大壓力,內地將維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並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宏觀政策將維持其連續性穩定性,加強形勢預判和前瞻性預調微調,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協調配合。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赤字率訂於2.6%,赤字水平維持於2.38萬億元。以首5個月政府財政收入超預期下,下半年可用的財政空間較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則保持中性,要鬆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同時,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並確保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和污染防治,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讓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實現經濟平穩增長,與質量效益提高互促共進,支持內地經濟達成今年的增長目標。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