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广证恒生-数据点评:理财细则和央行指导意见出台,金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180723

上传日期:2018-07-24 14:07:32 / 研报作者:苏培海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广证恒生-数据点评:理财细则和央行指导意见出台,金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180723.pdf
大小:71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广证恒生-数据点评:理财细则和央行指导意见出台,金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180723

广证恒生-数据点评:理财细则和央行指导意见出台,金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180723
文本预览:

《广证恒生-数据点评:理财细则和央行指导意见出台,金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1807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证恒生-数据点评:理财细则和央行指导意见出台,金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18072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7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银保监会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理财新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核心观点:  
        《指导意见》和《理财新规》发布,针对非标投资,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延续限额管理,新增非标集中度管理;明确公募产品可以投资于非标资产,但仍要满足期限匹配的要求。估值方面,规定过渡期内符合条件的定开产品和类货基产品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过渡期之后改用市值法;过渡期内上述定开产品,久期要求趋于短期化。销售管理方面,公募理财产品的单一投资者销售起点金额由5万元调降至1万元,限制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只能包括本行及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  
        《理财新规》和《指导意见》坚持了资管新规的打破刚性兑付、解决期限错配、去除资金池运作和解决多层嵌套四大原则,是资管新规的延续。突出了确保银行顺利平稳地在过渡期期间完成业务转型和规范。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对前期偏紧的金融去杠杆政策的一个阶段性纠偏。考虑到前期针对小微企业的两次定向降准和央行对于商业银行投资中低等级信用债的窗口指导,我们认为,债券市场投资者情绪将有所改善。但政策阶段性放松并不意味金融去杠杆政策出现转向
        点评:  
        《指导意见》对银行表外资产处理压力边际缓解。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公募资管产品可以投资非标,但应当符合《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但因长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难度大,期限匹配仍是较大掣肘,非标仍趋萎缩,非标资产期限或趋短期化。二是放宽摊余成本法的使用条件,对于定开资管产品,规定过渡期内,对于封闭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的债券,可使用摊余成本计量;对于银行类货基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三是允许银行在过渡期内发型老产品投资于新产品,并对范围提出要求。这意味着现有的银行理财资金池仍可投资非标、债券类资产。有利于恢复之前因观望而停止的老产品的投资能力,此举在于平滑过渡期内银行面临的调整压力。四是对银行回表遇到的难度进行有效化解,主要措施是对难以消化、需要回表的存量非标资产,在MPA考核时合理调整系数,放宽对非标的考核限制。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防止理财产品规模大幅下降,从而促进资管机构平稳转型。  
        《理财新规》在操作层面呈现边际宽松趋势。    
        理财新规仅适用于银行资管部,理财子公司办法另行制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定。一是划分理财产品公募和私募的区别,同时对公募产品的销售门槛降低。《理财新规》将理财产品分为公募和私募,其中对私募产品的发行进行限制,同时规定公募产品的销售起点由5万元下降至1万元,扩大银行理财客户范围、吸引资金流入理财资金池,缓解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压力。二是自主设定整改计划,未按每年三分之一。《理财新规》允许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监管部门审批认可。自主设定整改计划更有利于银行根据自身情况,稳妥安排老产品,有序发行新产品。三是过渡期类货币理财允许使用摊余成本法。《办法》与"资管新规"一致,要求理财产品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但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有助于市场流动性修复,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理财新规》和《指导意见》坚持了资管新规的打破刚性兑付、解决期限错配、去除资金池运作和解决多层嵌套四大原则,是资管新规的延续。突出了确保银行顺利平稳地在过渡期期间完成业务转型和规范。实际上,在施行《资管新规》初期,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处置非标存量资产这一关键环节中,对于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集中体现在表外融资的收缩对民营企业再融资形成的压力。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对前期偏紧的金融去杠杆政策的一个阶段性纠偏。考虑到前期针对小微企业的两次定向降准和央行对于商业银行投资中低等级信用债的窗口指导,我们认为,债券市场投资者情绪将有所改善,一级市场发行也将较以往通顺,对小微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产生支撑。  
        政策阶段性放松并不意味金融去杠杆政策出现转向。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防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去杠杆的方向是明确的,金融严监管仍在致力于完善金融业态、促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所以两份文件所表现出的放松可以看做是当前宏观政策审时度势、加强政策间灵活协调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于改善当前宏观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稳定市场预期、化解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有着较大的帮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