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策略周报:政策协同发力,预期缓慢上修-180806

《国都证券-策略周报:政策协同发力,预期缓慢上修-180806(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都证券-策略周报:政策协同发力,预期缓慢上修-180806(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1、“宽货币松信用扩财政”宏观政策微调确认。对比之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宏观政策措辞,重要变化在三方面:一是强调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理,这或是今年以来的“宽货币稳财政强监管”下的系列不协调现象与问题的及时纠偏,也预示下半年财政、货币、金融监管等三方面政策的将协同发力;二是强调财政政策要结合扩内需、调结构,发挥更大作用,也指明了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在补短板发力方向;三是货币政策趋松的确认,由此前的“管住货币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适应性调整为把好货币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认了二季度以来央行、国务院层面的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的调整取向。以上宏观政策的微调取向,近期已得到相关部委的快速落实执行。
2、供给侧改革由减法到加法,重点转向补短板。过去两年半的“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逐见成效,去产能去库存等减法成效显著;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中央政治局提出,下半年要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供给侧改革由减法到加法,意味着在有效扭转传统工业经营困难、修复资产负债表后,将结合当前经济放缓压力,针对性加大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的培育壮大。
3、风险预期缓解,只待政策效果显现的触发。今年以来,在内忧外患尤其是紧信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汇率快速贬值等压力下,A 股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承压;虽然流动性充裕、无风险利率高位回落,但风险溢价率趋势上行,使得估值中枢趋势下行至历史底部。然而,随着近几个月一行两会、国务院及中央陆续对“宽货币松信用扩财政”宏观政策微调的升级确认、去杠杆力度与节奏的策略性调整,以及中美贸易战实际影响钝化、人民币汇率自身快速贬值后逆周期政策的及时出台,预计市场担忧的压力因素有望逐步缓和,风险偏好或市场信心有望逐步自底部缓慢修复;而修复动力的触发释放,或需以上政策调整后的效果显现与确认。
4、近中期市场展望:修复逻辑有望兑现
1)第一重逻辑:松信用稳融资效果显现。国常会与中央确定政策微调至“宽货币松信用扩财政”后,重点跟踪低等级信用债二级市场交易及一级市场发行状况的变化,及信用利差走势;若交易量与发行量回暖、信用利差收窄,信用融资等高频数据改善,则印证以上举措下信用融资状况得到改善缓和;届时一旦确认,则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拐点性向上修复。近期低等级信用利差已收窄,信用债市场回暖,松信用效果已初步显现。
2)第二重逻辑:基本面好转。重点关注后续月度社融规模及其增速、财政支出、基建投资增速是否见底企稳甚至微升?新兴技术产业的投资是否加速?若社融见底回升,财政支出加快,基建投资底部企稳,经济基本面及其预期改善,则有望提升市场反弹空间。这一重逻辑最快有望于八月中下旬得到初步印证。
3)第三重逻辑:应对举措逐见成效,市场信心与预期逐步修复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并针对性部署了“六稳一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有效举措;随着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等六大稳定举措的落实,市场信心与预期有望逐步修复或扭转。
5、配置建议:深挖新蓝筹,紧抓三主线
1)近期而言,结合工业企业盈利阶段回升、A 股纳入明晟指数权重即将提升等利好催化,中报业绩状况,及中长期业绩增长确定性、估值纵横向安全边际,可深挖业绩估值匹配的新蓝筹(总市值300-500 亿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行业竞争力领先、行业格局重塑空间大、盈利改善与业绩增长拐点明确。
一结合行业景气度、行业量价变化趋势、业绩增速-估值匹配度,建议从宽货币松信用扩财政预期提升,中上游行业量价齐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好于预期来把握,且降准、扩财政等政策微调预期下周期板块弹性大,建议可适当关注中上游周期行业中区域性龙头个股,包括建筑建材、环保、钢铁、化工、电力,以及基本面与估值均基本见底的航空机场、大金融(估值已下跌至历史底部,而基本面有望逐步见底回升);
二从缓冲贸易摩擦,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相结合,及深化改革开放、强化自主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方向,布局污染治理、国土绿化等生态环保,受益于振兴乡村与精准脱贫的必需消费品渠道下沉机会,及补短板强弱项目标下政策密集催化的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
此外,收入分配改善、个人所得税下调在即,可关注重点受益的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边际改善后,生活必需品消费升级、可选耐用品更新换代、现代服务消费进阶等结构性内需潜力的释放,而近期消费绩优蓝筹明显补跌、释放了估值压力,中长期可重点布局大众食品、日用化妆品、纺织服装、家居饰品、医疗健康(短期假疫苗事件或带来优质个股错杀机会)、旅游酒店等绩优新蓝筹个股机会;
2)中期来看,重点围绕受益于补短板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新动能、高质量发展主线的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工业互联网、5G、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军民融合)、现代服务业(新零售、公寓租赁、文化传媒、体育健康、数字经济等)、消费升级(智能家居家电、中高端汽车、时尚轻奢品、中高阶品牌大众必需品等)中的创新真成长股。
主要风险:美国贸易政策恶化、信用违约事件扩大、美元及其利率继续显著上行等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