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190311

《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19031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190311(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策略:
短期震荡盘整,中期布局三大主线
近期展望:震荡盘整为主
1、外部压力一:全球市场阶段进入避险模式。年初以来,随着中美经贸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节奏放缓等利好发酵,全球风险偏好提升,风险资产普遍上涨;上周起,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发布的经济数据或前瞻预期均不及预期(美国经济及就业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经济褐皮书报告美国经济增长温和放缓,OECD 下调全球 19 年经济增速 0.2 个百分点至 3.3%)、地缘政治格局不安压力上升,而政策宽松预期已在此前两月的持续上涨中得到较为充分反应,全球避险情绪升温;表征市场避险情绪的 CBOE VIX 波指上周反弹近两成至 2 月以来高点 16 上方附近(但仍位于去年 10 月以来低点),MSCI 全球、发达、新兴市场股指均下跌 2.0%上方附近,而避险资产债市显著上涨,COMEX黄金期价也在前一周大跌后企稳在1290-1300美元/盎司附近。同时英国与欧盟的脱欧协议前途仍存变数。
2、外部压力二:美元显著走强,或进一步加剧新兴市场调整压力。岁末年初美联储明显转鸽,使得去年 2 月中旬-12 月中旬连续十月趋势升值的美元步入弱势阶段;然而,今年 2 月起,由于英国脱欧前景仍不明朗、且欧元区经济放缓更为显著,欧央行货币政策立场倾向更为宽松,使得欧元兑美元显著贬值。上周欧央行大幅下调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将 19 年经济增速从 1.7%下调至 1.1%),同时欧央行议息会议宣布将于今年 9 月启动为期近两年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并调整加息前瞻指引,将目前低利率保持不变的期限由此前的 19 年夏天进一步延后至今年底。欧元区经济显著走弱,政策转为宽松,上周欧元兑美元大跌 1.1%至近一年半新低 1.12 附近,从而大幅推升美元走强至近一年半高点 97.5 附近。阶段来看,美元显著走强,新兴市场汇率、资本流出及资产价格或将显著承压。
3、内部盘整压力一:市场快速升温后需要适度降温理性。内外利好预期共振下,年初以来的两个半月内 A 股主要股指持续反弹 25-35%,大幅领涨全球股指。而随着股指持续回暖,部分个股脱离基本面持续大幅上涨,题材股泡沫化凸显;同时,资金入市热度骤升,两市成交额跃升至万亿元天量上方,较去年末日均 2200 亿元附近大增近四倍,2 月初两融余额触底后连续回升共逾 1400 亿元或 20%至 8600 亿元附近,且融资买入额占A股总成交额比例已快速上升至近四年高点11%附近(较去年底低点翻倍)。
15 年前车之签不远,为防止重蹈历史覆辙,市场快速升温至较高热度后,需要适度降温。上周五市场同时发出降温信号:一是龙头券商针对中国人保、中信建投等估值显著偏高的大金融股的卖出评级报告,或预示着我国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下,更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的公正客观独立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与作用;二是地方银保监局对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处罚,或是对违规资金的警戒;三是沪深两市共近 60 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股价风险提示公告。
4、内部盘整压力二:阶段预期兑现,边际驱动力或衰减。
随着货币宽松、贸易缓和等利好预期的阶段兑现,股指修复边际驱动力减弱。后续估值修复或主要由中美贸易关系实质性改善、国内市场化改革突破及逆周期政策发力等驱动。
一是境外资金阶段流入动能或衰减:岁末年初利好预期下境外资金持续加速净流入,年初迄今共约 1400 亿元,成为推动 A 股超跌反弹的先锋动力;随着市场持续快速修复上涨,资金获利可观,预计随着明晟如期宣布 A 股纳入因子大幅提升的咨询结果后,境外资金阶段性流入规模、增配 A 股动力趋于衰减(过往规律),上周后两日陆股通转为小幅净流出。
二是宽松流动性边际趋弱:我们此前分析指出:宽货币宽信用效果逐见成效,但稳健货币政策的总基调、流动性保持松紧适度的总原则下,预计流动性宽松边际收窄,中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已于 2 月中旬触底;同时,后续票据、短贷等套利空转资金规模或将压缩,而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中商业银行、实体企业的顺周期行为下的中长贷意愿有限,预计社融信贷、M2 增速的底部回升持续性与空间受限;流动性对股市的边际驱动力或减弱。
近日公布的 2 月社融信贷数据,基本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分析判断;在 1 月社融信贷放出天量后,2 月显著缩量,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各为 8858、7030 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同时 2 月社融、M2 同比增速回落至 10.1%、8.0%。2 月社融低于预期,主要系银行承兑汇票大幅拖累表外融资、居民短期贷款明显缩量及债券融资走低所致。
当然,由于今年春节在 2 月初,或使得货币投放提前至 1 月,造成单月数据季节性波动较大;正如央行行长易纲指出要看一个时间序列的移动平均,而不要看一个时点。结合 1-2 月数据来看,1-2 月表外融资平均收缩仅在 100 亿元附近,显著低于 18 年下半年月均 2800 亿元的降幅。前两月平均来看,新增信贷投放平稳,表外融资收缩压力减轻,债券融资回暖,新增社融仍明显回升,宽货币政策后的宽信用效果初显。
正如易纲行长近日表示,国内降准还有一定的空间,但去年起五次降准后,空间比起前几年已经小多了;并进一步阐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内涵:一是要体现逆周期的调节,总量上要松紧适度,19 年的松紧适度,就是要把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大体上和名义 GDP 的增速保持一致;二是结构上更加优化,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三是要兼顾内外平衡,当然今年在外部货币政策宽松下,可以内部平衡为主。
5、内部盘整压力三:经济仍处于下行周期,基本面考验临近。
19 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形势仍复杂多变等外部压力下,及国内经济转型关键期的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凸显,宏观结构性去杠杆、防范处置金融领域风险,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基于以上国内外环境压力,并结合 2020 年收入翻番目标(未来两年 GDP 增速实现 6.2%即可),19年 GDP 增长预期目标更具弹性,由去年的 6.5%附近下调至 6.0-6.5%的区间范围,经济增速容忍度进一步提升,代之以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经济仍处于下行周期,中采制造业 PMI 连降三月至三年新低,前两月,重点电厂日均耗煤量同比跌幅扩大、楼市销面同比增速显著回落、汽车批零同比持续负增长,同时春季黄金周餐饮、旅游及电影票房等主要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均预示前两月工业、消费增速或进一步回落。此外,3 月中旬起上市公司财报披露等密集窗口期,去年二季度起的经济下行周期仍未见底,A 股整体业绩增速存在下修压力。
考虑到当前市场反弹的主要驱动力源自预期改善、风险偏好提升,市场行情主要为分母端驱动的估值修复行情,而近两月的持续估值修复行情中,已对以上内外改善因素反应较为充分,随着利好预期的兑现,甚至前期上涨中乐观预期的下修,对市场的边际驱动力衰减;而分子端业绩增速仍处于减速阶段,随着 3 月中旬基本面数据披露密集期的临近,或进一步触发市场获利了结、股指震荡盘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