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行情扩散-210912

上传日期:2021-09-13 08:57:07 / 研报作者:魏伟陈骁郝思婧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行情扩散-210912.pdf
大小:56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行情扩散-210912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行情扩散-210912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行情扩散-2109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策略周报:行情扩散-2109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周市场观点上周A股迎来短期反弹,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有27个行业上涨,但快速的板块轮动显示市场分歧仍然较大。

第一,近期A股市场虽成交活跃但未有显著扩张行情,资金分歧较大。

具体来看,其一,A股已连续十周日均成交额超1万亿元,显示资金交投活跃、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但资金流入节奏仍在正常范围,目前日均成交额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平均在2%左右,低于去年7月份的2.4%和2015年3-5月份的3.2%;增量资金流入斜率并未有显著抬升,陆股通当周净流入规模在150亿元左右,融资净买入占A股成交额比重稳定在8%-9%左右,低于去年7月10%以上和2015年13%以上的水平。

其二,存量博弈+增量分歧下,投资主线尚未达成共识。

从目前的行业轮动来看,考虑到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无论是PPI上游涨价主线、还是低估值修复逻辑,相关板块的长期持续性和成长空间都难以像此前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热门赛道一样获得相对集中的认可。

在此背景下,资金流入板块也有显著差异:从近一个月的交易来看,北上资金净买入集中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行业,而食品饮料、非银金融、钢铁行业净流出较多;融资余额净买入则集中在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非银金融行业,而医药生物、电子、房地产等行业净卖出规模较大。

其三,大股东减持等对资金的需求有所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资金流入。

9月1-10日大股东减持规模约246亿元,接近8月全月259亿元减持水平,其中,医药生物、电子、化工、电气设备等行业减持相对更多,规模在25-45亿元不等。

第二,国内增长预期仍有支撑,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需求尚不迫切,市场仍需等待新信号。

虽然8月金融数据显示实体信贷需求继续走弱,但考虑到出口增速维持高位和地方债发力强化基建稳增长预期,国内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的需求并不迫切。

目前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9月7日,央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流动性就可以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央行的具体操作也侧重结构性支持,9月9日央行公告称年内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第三,海外不确定性增加,需防范海外市场调整对国内的情绪波及和外资流入的扰动。

一方面,美联储最新发布的褐皮书预计8月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总体仍受困于疫情后的物价上涨和劳动力短缺,目前美国日均新增病例数已回升至18万例以上水平,可能再度拖累服务业复苏。

另一方面,欧央行决定放慢PEPP购债步伐,虽然拉加德表示此决议在于“校准”而非“缩减”,但市场对欧央行鹰派预期渐涨,对其可能提前缩减宽松政策的担忧增加。

综上,我们认为在A股市场投资主线尚未达成共识的背景下,短期交易应注重均衡,中长期配置仍然围绕创新升级方向,聚焦高端制造、低碳转型等相关景气向上板块。

一周重点聚焦8月新增社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349亿元显示信贷需求继续走弱。

9月10日,央行公布8月金融数据,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9600亿元,略高于Wind市场预期,同比少增6253亿元,回落幅度与上月基本持平,并未进一步恶化;其中,新增政府债券9738亿元,虽然在高基数下同比少增4050亿元,但环比大幅增加7918亿元,预计在后续基数效应减弱、政府债券发行继续放量的带动下,社融增速有望于9月筑底企稳。

8月新增信贷依旧较弱,新增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349亿元,少增幅度较上月进一步走阔,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此前市场预期的“宽信用”并未出现。

北京证券交易所就IPO、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提升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9月1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开发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的征求意见稿,总体落实注册制要求,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需求特点做出相应的优化安排。

其中,在IPO审核方面,规则在精选层自律审查安排基础上,将财务报告有效期由“6+1”延长至“6+3”,同时明确了审核时限预期;在支持上市公司融资并购方面,对上位法规定的自办发行、授权发行等特色融资机制设置了简易审核流程,同时优化了不纳入重组管理的日常经营行为认定标准,丰富了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并购支付手段。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将相应遭受负面影响;2)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大市值公司陆续上市叠加科创板限售股解禁,市场流动性将面临过度收紧的风险;3)金融监管以及去杠杆政策加码超预期,市场流动性将面临过度收紧甚至信用危机的爆发;4)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对外开放加大A股市场也会相应承压。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