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西部固收看通胀系列之二:CPI非食品研究方法探讨-210914

《西部证券-西部固收看通胀系列之二:CPI非食品研究方法探讨-210914(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西部固收看通胀系列之二:CPI非食品研究方法探讨-210914(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内容去年下半年以来,PPI大幅上行,主要由于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但中下游CPI的涨幅却非常有限。 当前食品有企稳趋势,非食品若继续上行会否再度导致通胀整体抬升就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非食品波动较为稳定,我们采用历史比照的方法去探究非食品的上涨趋势及驱动因素。 本世纪以来,共有四次PPI和CPI非食品共同上行的时期,当前为第四次,前三次分别为2006年5月~2008年7月、2009年7月~2011年9月、以及2016~2018三年。 根本原因分别为:中国加入WTO促使国外需求增长、2009年“四万亿”引发国内需求增长、以及国内供给侧收缩导致的成本上涨。 在不同类型通胀中CPI非食品的上涨情况各有特点。 1)第一轮通胀中,非食品月均环比为三次最低,且由于需求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立刻回落,所以没有经历筑顶期。 2)第二轮通胀中,PPI生活资料与CPI非食品由于国内流动性宽松带来的投资与消费齐涨而呈现同步走势。 3)第三轮通胀中,CPI非食品由于服务项的持续上行而呈现独立于PPI生活资料的超长筑顶期。 本次非食品涨价的根本原因结合了第一轮的海外需求输入导致的需求因素与第三轮供给侧改革导致的成本因素,预计未来随需求增速回落以及原油价格在中性假设下维持震荡,非食品将进入较长时间的筑顶期。 对于非食品增速的估计,我们探究了非食品各个分项的影响因素:生活用品及服务是非食品中受上游成本影响最显著的分项,但由于行业的过度竞争,成本上涨后的提价愈发艰难;对于交通和通信以及居住,主要受到油价的影响,内部的燃料项成为边际变动的主导;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等,价格由各自的医改节奏、消费淡旺季、以及产成品库存周期主导。 预计:非食品同比增速2021年9月至12月基本保持在2-2.3%,2021年11月将达到峰值2.3%,2022年趋势性下降,从5月开始低于1%,5月至8月在0.5%至0.9%之间。 风险提示:原油产量意外收缩,疫情反复导致海外需求持续流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