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市场策略月报:指数探底完成在即,反弹尚待预期正向差-191125

《国都证券-市场策略月报:指数探底完成在即,反弹尚待预期正向差-19112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都证券-市场策略月报:指数探底完成在即,反弹尚待预期正向差-19112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市场焦点:机构重仓白马股集体回调,预示指数三次探底完成在即。近日医药生物、保险、食品饮料、家电、电子等机构重仓白马股集体显著回调;究其原因,既有短期利好MSCI扩容A股即将兑现、未来扩容计划待定的增量资金预期减弱因素,也有抱团白马股估值相对高位后的年底调仓压力释放因素。然而,长周期来看,本轮指数自15年6月15大顶调整以来,已完成两次震荡探底-较大级别反弹行情,目前正处于19年4月中旬以来的第三波探底过程,而从第三轮震荡调整时长及调整幅度来看,已处于探底尾期。此外,结合当前两市破净股占比创历史高点、机构重仓白马股集体回调来看,也预示第三轮探底完成在即,预计当前沪综指调整至前期内外压力高峰情景下的低点2734点的概率较低。
2、岁末年初展望:上行动力或待改善预期确认。近期展望,市场上行动力或有待于四季度经济阶段企稳、中美经贸阶段性协议文本达成,或猪肉价格涨幅放缓等不确定因素的预期确认;预计以上后两因素的积极改善与确认或需明年1月中旬前后,即春节前后窗口期,才有望真正启动春季行情。四季度宏观经济底有望暂时企稳,货币政策降成本稳经济信号好于预期,利于顺周期+低估值的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的年末阶段性修复行情,景气触底在即、估值相对安全的汽车与地产后周期链条(家装家居家电),及业绩稳增长估值合理的绩优消费股的年底估值切换行情。
3、近期催化剂正积蓄:货币政策释放降成本宽信用积极信号。前期类滞涨担忧,使得市场对于央行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的逆周期调节的货币政策空间预期下降,也是压制市场震荡盘整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近期央行连续下调MLF、OMO、国库定存等系列操作利率,旨在降低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引导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信贷等资产端价格,并同时下调1、5年期LPR利率5bp。此外,近日央行召开的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释放了岁末年初宽信用加码信号。展望未来,为市场化引导资金利率曲线下移,预计利率走廊上下限存在进一步下调可能,即MLF、SLF、OMO等政策利率仍有下调需要。
4、中期展望:存在正向预期差,指数盘整期可结构性布局
中期展望,随着逆周期调节力度逐步加大落地、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下对美出口贸易降幅企稳收窄,经济底部缓中趋稳、行业结构优化龙头业绩靓丽,具备基本面结构性支撑;同时,A股核心资产的估值中枢仍位于全球较低区间,隐含的投资回报率仍居国内各大类资产前列,资本市场加大开放与制度改革红利下,国内外中长线资金逢低配置动力与加仓空间足。
近期若回调探底,市场震荡期可逢低布局结构性机会。预计类滞涨担忧导致的市场震荡调整空间不大,判断依据在于中期存在政策、基本面两大预期差及中美经贸关系正朝相向而行改善
5、中期基本面支撑:业绩增速趋稳弱回升,盈利能力稳中缓升。统计分析A股19Q3财报,整体呈现稳中弱回升态势,其中中小创触底回升明显,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股保持平稳较快业绩增速。短周期展望,实际GDP增速底部缓中趋稳、GDP平减指数趋势回升,预计短周期内名义GDP增速有望自3Q19的7.6%底部回升至8-9%区间。因此,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回升,但考虑到名义GDP增速回升幅度较弱,预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上行空间有限。同时,盈利能力方面,中小创率先企稳回升,主板底部缓升在即。
分行业板块来看,业绩分化显著,必需消费品与大金融整体占优,科技板块触底好转。
1)业绩改善向上类:主要包括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建筑装饰、电气设备、公用事业等周期板块为主,业绩增速好转向上,尤其农林牧渔、非银金融的营收、利润增速双双显著上升;
2)业绩触底好转类:主要包括电子、通信、传媒等科技消费板块及汽车可选消费,业绩调整周期较为充分,前两三个季度增速已触底,近期行业景气及板块业绩增速正迎来反弹;
3)业绩保持平稳较快类:主要包括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生物等必需消费品板块,及银行、地产、建材等大金融板块,营收或净利润同比增速普遍连续多个季度稳定保持在双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速。
6、中长期资本市场制度红利释放:深化改革提升活力韧性,扩大开放吸引长线资金。
1)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着力改善投融资供需两端,提升市场活力与韧性
今年初中央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尤其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在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方面寄予重任与期望,并确定了构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目标。在落实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新使命新目标下,19年监管层确立了以加大中长线资金引入、培育价值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资本市场改革三大任务,且已取得预期成效。
6月中旬起,监管层推出了密集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开放举措,以“扩大开放9条”、“深化改革12条”为重点,着力加大引入中长线资金、优化资本市场供给、推进关键制度创新、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以务实举措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日监管层精简优化再融资规则,扩大股票股指期权试点,中长期利于中长线资金加大入市,提升市场活力与韧性。
2)资本市场扩大开放:中长线资金趋势加配A股,短期显著增量资金利于结构性行情
近期明晟如期宣布纳入A股扩容计划,此次调整与扩容后,中国A股在MSCI中国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12.1%和4.1%(当前2.8%),短期被动、主动配置增量资金流入A股的规模预估达两千亿元附近,且此次增量资金有望重点配置扩容幅度最大的中盘股。按今年以来的A股纳入或扩容国际指数的窗口效应来看,每次纳入窗口期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入显著,境外增量资金买入A股优质资产,成为驱动结构性行情甚至指数阶段上涨的动力之一。
中长期展望,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有序扩大有力落实,A股纳入国际化指数的范围与权重逐步扩容,中长期预计全球资金增配A股的规模高达5-10万亿元。今年A股在连续纳入国际指数并分阶段扩容后,境外机构与个人持仓A股总市值已连升四月至9月底的1.77万亿元,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已达4.0%,已成为重要的机构力量之一。同时,监管层正加快部署甚至落实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与环境优化工作,着力改善投融资供需两端,加大引入国内养老金、保险资金、职业年金等中长线资金的规范入市。
7、配置建议:聚焦科技与低估值金融龙头,逢低布局抗通胀消费与逆周期投资板块
1)聚焦科技成长优质股。围绕中国自主核心技术当自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及19年金融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目标,尤其无风险利率趋势下行及并购重组、再融资松绑等资本制度改革红利,以及5G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化应用的产业趋势,建议重点聚焦科技成长优质股: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及其应用(5G、华为产业链、科技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代表中国创新力量骨干,有望成为中期A股硬核资产;而后续中美经贸磋商达成阶段性成果,则有望提振风险偏好,叠加近期通讯运营商发布的明年5G商业积极开发计划,为电子通信、文化传媒板块内优质个股的反弹提供催化剂。
2)坚定配置头部金融与黄金资产。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长期头部金融公司重点受益;大金融及金融科技板块(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尤其是头部或特色金融上市公司,估值较历史均值仍偏低,业绩增长确定,可坚定配置头部金融股,尤其年底经济底部企稳,将触发大金融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同时,在中期内全球经济放缓、货币政策宽松、经贸格局及地缘政治动荡下,避险资产黄金可适当坚定配置。
3)逢低布局抗通胀绩优消费蓝筹与逆周期投资板块。
一重点逢低布局抗通胀绩优消费蓝筹;结合市场驱动力转换至分子端的变化,受经贸摩擦影响较小、阶段通胀压力上升的内需市场广阔的品牌消费股、中期存量结构优化强者恒强的绩优消费蓝筹,如医疗服务、创新药、智能家居家电、文化旅游、白酒、养殖、调味品、化妆品等品牌消费与服务商;
二适当布局逆周期投资板块:经济下行与经贸摩擦压力中逆周期调节政策或适时适度发力,重点结合七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逆周期工具:“制造业+城乡民生工程+信息网络新基建”等补短板工程,具体包括拓展扩大国内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与改革扩大消费升级,稳定制造业投资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及地产竣工交付面积回升、后地产周期的家装家具家电(2B公装市场龙头重点受益),行业景气触底改善在即、限购限行政策逐步松绑的汽车板块内的优势公司。
主要风险:海外市场震荡、消费通胀显著上升及中美经贸摩擦反复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