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八:交易型基金经理定位及组合精选-220128

《中信证券-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八:交易型基金经理定位及组合精选-220128(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八:交易型基金经理定位及组合精选-220128(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研赋能下基金产品的收益分布显著优于股票资产,刻画基金经理能力圈是精选基金产品的关键。 本文聚焦于评估交易能力,定位交易型选手并构建精选组合。 在考虑风格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业绩比较基准、建立基金经理到基金产品的一一映射关系,以全面分析基金经理超额收益中的交易贡献占比;考察交易贡献中枢和胜率,构建精选组合;组合长期表现优异,在全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靠前。 ▍投资聚焦:1)得益于基金经理的投研赋能,基金产品相对于股票资产的收益分布显著改善。 在政策、市场环境和人口结构多重因素影响下,公募基金大发展是国内财富管理的必由之路。 2)公募基金数量众多、业绩差异显著,刻画基金经理能力圈对于产品精选、组合构建、知悉风险十分重要。 3)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方式多样,将对超额影响最大的来源作为其标签。 本文聚焦于评估基金经理的交易能力,定位交易型基金经理并构建精选组合。 ▍基金风格差异显著,构建合适的比较基准能有效保障评估体系的公平性。 1)持仓法、净值法相结合来平衡风格分类的精度和时效性。 预分类确定风格标杆点,利用聚类算法智能定位基金风格。 2)设定风格调整阈值机制,增加风格划分结果的连续性;综合多期划分结果评估基金风格漂移程度,风格稳定性最差的10%基金定义为风格漂移型基金。 3)相似风格基金,相同业绩比较基准。 以构建的风格指数(中证800)作为风格稳健型(漂移型)基金的股票资产比较基准;以债券指数、银行间质押利率作为债券资产、现金资产的比较基准;并根据基金经理历史的资产配置比例中枢分配基准权重。 ▍研究基金经理比研究基金产品更具持续性,主基金经理和同策略产品识别是关键。 1)基金经理调换、基金转型十分常见,导致基金历史持仓、业绩与当前基金经理不匹配,基于基金历史数据评估容易失真。 2)构建从基金经理到基金产品的一一映射关系,让评估体系更具备持续性。 根据基金历史上的截面持仓、资产配置比例设定鉴别机制来处理“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多只产品”、“多位基金经理管理一只产品”的情形,对管理时间短的产品进行数据的有效拼接。 ▍交易型基金经理定位及精选组合构建:1)在合理设定比较基准、建立基金经理到基金产品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基金经理超额收益来源,将对超额影响最大的来源作为其标签。 以基金净值收益率和模拟收益率之间差值衡量基金经理的交易贡献,将超额收益中交易贡献占比较高、换手率较高的定位为交易型基金经理,并根据中长期交易贡献、非交易贡献中枢构建核心池。 2)聚焦基金经理中长期交易胜率和交易超额中枢,构建精选组合。 自2017年年初至2022年1月10日,组合年化收益率24.5%,在1637只主动权益基金中业绩排名第163;夏普比率达1.28,最大回撤率为22.8%。 ▍结论与投资建议:1)公募基金相对于股票资产的收益分布显著改善,但仍需精选,刻画基金经理能力圈是关键。 2)构建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时应考虑风格,以保障评估体系的公平性。 3)建立基金经理到基金产品的一一映射关系是构建基金经理标签的基础。 4)精选交易型基金经理构建组合,长期表现优异。 ▍风险因素:重仓股代表性下降;基金经理更换;基金转型;基金风格漂移;基金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