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疫情拖累出生率走低,人口政策或加快调整-220126.pdf
大小:67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疫情拖累出生率走低,人口政策或加快调整-220126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疫情拖累出生率走低,人口政策或加快调整-22012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疫情拖累出生率走低,人口政策或加快调整-220126(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疫情拖累出生率走低,人口政策或加快调整-220126(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新低仅为7.52‰,短期人口出生率加速下滑已经偏离了人口规模自然变动幅度,主要是由于疫情通过降低居民收入和延后生育计划两个途径拖累生育意愿,对出生率的冲击幅度大于来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预计在疫情风险全面降低后,前期受到抑制的生育意愿将得到释放,同时叠加“三胎”政策加快落地,预计短期新出生人口数或有反弹。

但中长期来看,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下行趋势依然严峻,预计后续促进生育政策将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如一孩生育率占比走低的问题、货币化补助提振生育意愿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女性职业发展与生育意愿之间权衡的问题。

另外,最新人口数据还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走低,预计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将在2022年加快落地。

▍“新冠”疫情对生育意愿的冲击大于来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短期人口出生率超趋势下行。

“新冠”疫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冲击生育意愿,一是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居民整体收入尚未恢复到疫情前趋势水平,尤其是生育主力年轻群体的收入受到了较大冲击,消费意愿趋于谨慎,部分原定于生育的开支可能收紧;二是疫情还侵占了大量医疗资源,引发了部分育龄妇女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而我国居民的生育具有较强的规划性,疫情的发生更是让部分家庭的生育计划延后。

“金融危机”发生后两年,出生率较此前平均水平下降了千分之0.7左右,综合评估持续时间、影响途径以及波及范围,“新冠”疫情对生育意愿的冲击大于来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导致人口出生率超趋势下行的主要原因。

▍2021年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新低仅为7.52‰,但在疫情进一步可控的情况下,预计新出生人口数有望反弹。

2021年我国新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连续两年跌破1%;基于2020年省份数据推算,31个省市中或仅有9个省市的常住人口出生率高于1%,其中人口大省河南的新出生人口数或连续两年跌破百万。

目前人口数据形势较为严峻,部分市场预期较为悲观,但在疫情进一步可控的情况下,居民部门的收入将得到明显的改善,消费意愿也将有所提振,此前有计划但滞后的生育意愿也将得到释放,预计出生率的反弹幅度或大于“金融危机”后出生率的反弹幅度,同时考虑2021年以来实行的“三胎”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加快落地,预计短期新出生人口数或有望反弹至1300万人左右。

▍中长期人口数量下行趋势依然严峻,后续人口政策将着力突破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

摆脱疫情对出生率的短期不利影响后,考虑到我国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以及总和生育率长期偏低,中长期内人口数量下行趋势依然严峻。

目前各地已经积极出台人口政策,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货币化补助,二是延长生育假期,三是提供生育养育环节服务支持。

但从最新的数据看,政策效果尚未充分显现,预计后续政策将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目前一孩生育率占比走低的问题,二是货币化补助提振生育意愿的有效性问题,三是在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的背景下,女性职业发展与生育意愿之间权衡的问题。

针对上述难点问题,短期生育政策或将加快落实以下两方面:一是加快建设公立托育机构,改善目前入托率不足6%的现状;二是通过财税安排,加快探索实施“生育成本社会化”。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进一步走低,预计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将加快落地。

2021年的人口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62.5%,较前值进一步下降1.5个百分点,给经济增速带来进一步下行压力。

提振生育政策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水平,但在改善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因此预计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将加快施行,我们预计2022年以下四类政策将加快推进:一是加快出台延迟退休政策,二是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三是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和养老服务体系,四是培育发展“银发经济”。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