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策略点评:“衰退式宽松”风格再现-220117

《平安证券-策略点评:“衰退式宽松”风格再现-220117(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策略点评:“衰退式宽松”风格再现-220117(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二者中标利率均下降10bp。 降息解读:发力稳增长,货币宽松仍有空间降息确认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幅度超预期可见政策发力稳增长的决心和紧迫性。 与以往每次降息5bp的“小步慢跑”节奏不同,此次MLF和OMO利率均下降10bp略超市场预期,确认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我们认为这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遵循强化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基调,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内消费和房地产延续弱势,12月社零当月同比增长1.7%,增速较前值回落2.2个百分点;12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下降13.9%,降幅较11月扩大9.6个百分点,12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的降幅分别较11月扩大10.1和1.7个百分点。 二是国内通胀压力缓和打开政策操作空间,2021年12月PPI当月同比增长10.3%,低于前值2.6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两个月的回落。 三是把握美联储加息前的窗口期,当前美联储仍处于Taper阶段,市场预期其可能会在3月份进行首次加息,2022年有望加息3次左右,一季度是我国货币政策宽松较好的时间窗口。 经济需求修复尚待观察,国内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空间。 依据历史经验,稳增长的实现需要宽货币—宽信用—稳增长链条的演变,因此后续我们需要观察社融增速和PMI能否显著改善,目前整体信贷需求仍然偏弱,2021年12月社融和信贷数据不及预期,企业信贷需求集中在短期,长期信贷继续同比少增。 我们认为,考虑到国内疫情反复和常态化防控对消费复苏仍构成较大制约,冬季开工淡季对基建投资形成工作实量仍有限制,房企经营困局对于房地产投资增长的掣肘仍在,短期经济难有显著改善,因此,稳增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空间,1月20日的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均有望跟随下调,后续可继续关注两会和4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信号。 A股影响:风险偏好受益回暖,短期利好成长反弹短期市场矛盾有所缓解,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受益提振。 2022开年以来,A股市场尤其是高估值板块持续调整,主因在于对国内稳增长力度的担忧和受到10Y美债收益率飙升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制约。 目前来看,这两大矛盾的阶段性缓解有助于提升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一方面,此次降息确认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予以资本市场相对友好的流动性支持;另一方面,近期10Y美债利率在1.7%-1.8%附近震荡,2022年初利率快速上行期的恐慌情绪有所缓和。 结构上看,在经济放缓、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下,成长风格相对占优。 回顾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逆回购利率等货币宽松政策相继落地,在2015年1-6月期间,创业板指上涨94.2%,分别高于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62.0和67.6个百分点,其中,领涨行业如计算机、传媒、电子、通信等行业同期涨幅超过75%。 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短期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建议关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产业链,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1月15日习总书记署名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进一步提升了数字经济的战略高度,计算机软件、消费电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板块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另外,疫情持续发酵短期也将持续支撑医药板块的景气度。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海外不确定性增加,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冲击;3)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