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票据市场迎重磅新规,对银行影响几何-220117

上传日期:2022-01-17 15:12:49 / 研报作者:贺燕青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票据市场迎重磅新规,对银行影响几何-220117.pdf
大小:16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票据市场迎重磅新规,对银行影响几何-220117

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票据市场迎重磅新规,对银行影响几何-220117
文本预览:

《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票据市场迎重磅新规,对银行影响几何-2201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票据市场迎重磅新规,对银行影响几何-22011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2年1月14日,央行会同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1997年出台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

修订稿共8章42条,在1997版基础上重点新增“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监督管理”三大章节,意在加强资质管理,建立风控机制,保护中小企业权益。

点评票据利率触底反弹,信贷回暖预期加大。

1997年央行发布《办法》,票据成为企业重要的资金工具,也催生了银行“以票充贷”,叠加个别房企票据逾期,该市场亟待规范发展。

截至2021年6月末,上市银行票据贴现占贷款比重约5%,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为2.15%、6.43%、5.34%、4.51%。

2021年12月金融机构新增票据融资4087亿元,环比多增1.55倍,7天国股、城商银票转贴现利率分别在于12月27日(0.02%)、28日(0.15%)触底,1月初回归正常水平。

可见信贷回暖预期加大,银行将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以提升整体贷款收益率。

明确承兑和贴现资质,最长付款期限缩短至6个月。

修订稿规定,(1)承兑人应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具备到期付款能力;持票人申请贴现应具有真实交易关系;贴现人为“具有贷款业务资质的法人”,结合2016年“224号文”,除银行和财务公司外,监管允许的非银机构均有望参与进来。

(2)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从2009年“2号文”规定的12个月缩短至6个月,验证了2021年5月26日国常会为支持小微和个体工商户,“研究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的提法。

加强风险控制,承兑与保证金规模被套上“紧箍咒”。

修订稿24条规定,“银行和财务公司最高承兑余额不得超过该承兑人总资产的15%,保证金余额不得超过承兑人存款规模的10%”。

承兑规模、保证金规模受到限制,虽然短期内部分银行可能面临一定达标压力,但此举可有效打击票据套利,保证承兑人的到期兑付能力,限制融资性票据,从源头上“严授信”,从而真正达到加强风控的目的。

强化信息披露,重视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和诚信建设。

修订稿31条、36条分别规定,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对承兑人信息披露进行监测并将违规事项向市场提示,承兑人未按规定披露信息的,不得办理票据业务等,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与欺诈行为。

2016年12月开业的上海票交所,目前已成为票据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后续将成为票据市场信息披露的主要阵地,平台建设和诚信建设持续推进,助力票据市场规范发展。

投资建议票据资产作为金融机构的优质资产,在支持企业资金周转和优化信贷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次修订稿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理念,票据市场将迎来规范发展新阶段。

供应链票据作为电票之一,该《办法》的正式落地有望推动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我们建议关注具有综合化经营优势的股份制大行,和深耕本土、聚焦中小微业务的优质城商行。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导致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