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点评:“总量稳,结构进”,银行信贷有望量价齐升-211220

《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点评:“总量稳,结构进”,银行信贷有望量价齐升-21122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点评:“总量稳,结构进”,银行信贷有望量价齐升-21122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点评2021年12月16日,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和部署下一步工作。 货币政策稳中趋松+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资本补充提速,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可期。 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延续稳中趋松态势,商业银行总资产扩表增速上行,10月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环比提升0.50pct,大行和股份行分别提升0.73pct和0.70pct。 其中贷款占总资产比例持续提升,全国性大型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环比提升0.71pct。 此外,央行于12月15日降准,总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同时三季度以来商业银行外源渠道资本补充提速,内外部因素共振下,2022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增速可期。 房地产信贷“纠偏”效应逐步显现,带动信贷需求恢复。 2021年9月以来,监管屡次针对地产政策公开表态,释放地产融资监管执行纠偏信号。 目前房地产领域信贷“纠偏”效应逐步显现,10月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为8.2%,环比提升0.60pct,为2021年以来的首次环比上行。 11月央行单独披露个人住房贷款数据,个人住房贷款11月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反映按揭贷款投放节奏已回归正常化。 地产政策执行纠偏下,银行地产风险压力得以缓解,带动信贷需求恢复。 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制造业、普惠小微和绿色信贷仍为稳信贷重要支点。 本次座谈会提出“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稳步优化信贷结构”,反映“信贷稳总量”背景下存在“信贷结构性放量”。 三季度以来央行通过新增3000元支小再贷款额度、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定向支持信贷资金流向制造业、普惠小微和绿色金融领域,2021年9月,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37.80%、27.40%和27.97%,高于总贷款增速25.90pct、25.50pct和16.07pct。 监管层面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叠加结构性货币政策精滴细灌,预期2022年制造业、普惠小微和绿色信贷仍为稳信贷重要支点。 负债端成本压降支撑净息差企稳回升。 资产收益率层面,10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为4.94%,环比提升5BP,新发放贷款平均加权利率为4.59%,相较于6月提升1BP。 虽然近期新发放贷款利率有所上行,但本次座谈会提出“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态势”,预期资产端收益率承压态势将继续延续。 负债端成本层面,今年以来监管层持续压降高息存款规模,同时央行于12月降准后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负债端成本的有效压降是支撑净息差企稳的核心因素。 预期伴随降准落地,2022年负债端成本下行将支撑净息差企稳回升。 投资建议货币政策稳中趋松+降准释放长期资金+银行资本补充提速,2022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可期。 “总量稳”的同时存在“结构进”,制造业、普惠小微和绿色金融仍是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净息差层面,负债端成本压降是支撑净息差企稳回升的核心因素,预期降准落地利好息差企稳回升,银行信贷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因此,我们建议关注普惠小微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以及具有存款成本优势的大行和股份行。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