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六:立足投资行为,改进配置型基金组合-211019

《中信证券-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六:立足投资行为,改进配置型基金组合-211019(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六:立足投资行为,改进配置型基金组合-211019(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在《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五—攻守兼备,构建股债配置型基金组合》(2021.04.30)报告的基础上,本文针对股债配置型基金的定位、评估和精选做出了一些改进。 在依据管理人拼接产品业绩时纳入持仓信息进行考察,提升拼接产品之间的策略相似度;适当放松仓位约束,扩容股债配置型基金样本池数量;纳入基金调仓交易能力的评估,与之前单资产Beta配置能力的评估体系互补。 历史数据显示,改进后的配置型基金组合业绩改善显著。 ▍投资聚焦:在股债配置型基金的评估框架基础上进行改进。 1)在《基金组合专题系列之十五—攻守兼备,构建股债配置型基金组合》(2021.04.30)报告中,我们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股债配置型基金研究框架并构建了精选组合。 2)过于严格的股债配置型基金定位要求,导致基金池样本数量过少、组合构建不够灵活。 3)据此,本文在产品定位、评估和组合精选上都做了一些改进。 ▍综合仓位、持仓信息,定位股债配置型基金。 1)多维检验策略相似性,提升业绩可拼接性。 对于主动含权基金,我们依托“基金经理-投资类型-基金产品-有效任职期间”映射谱系,剔除持仓相似度较低的样本后,按照仓位中枢相似度最高、可补充时长最大、离任日期最近、有效管理时间连续性最强的原则寻找可替代产品。 2)结合实际运作情况,适当放松仓位要求。 过严的仓位要求下,满足条件的股债配置型基金数量少,影响基金组合的构建。 将“股票、债券仓位均处于10%-90%之间”放松至“股票、债券仓位处于10%-90%之间的频率不低于70%”。 3)截至2021年9月1日,股债配置型基金共120只,对应80位基金经理。 ▍纳入基金经理调仓交易能力评估。 1)定期报告后一段时间内,根据基金净值、披露持仓信息的模拟表现构建“隐形”交易能力因子,能有效衡量基金经理的调仓交易能力,并对基金未来业绩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2)“隐形”交易能力因子在股债配置型基金上显著有效。 因子测试结果显示,RankIC均值约9.84%。 3)调仓交易能力衡量的是基金经理多资产Beta配置和单资产内Alpha获取的综合能力,与短期仓位择时、长期牛熊周期把握的单资产Beta评估维度形成较好地互补。 ▍历史数据显示,改进后的配置型基金组合业绩改善显著。 1)剔除调仓交易能力处于后30%的样本,在规模高于2亿元、股债资产配置能力分值超过70分的样本中,分组选取Alpha得分较高的10只样本基金构建精选组合。 2)综合配置视角和费率约束,组合半年调仓一次(每年4月1日和8月30日)。 3)考虑申赎费用后,改进后的股债配置型基金组合表现改善显著。 自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0月14日,组合累积收益率约6.39%,最大回撤率约2.59%,Calmar比率约4.97。 ▍结论及投资建议:1)综合持仓和仓位拼接产品,能更精确地表征基金经理投资业绩。 2)合理放松仓位约束扩容样本池,能增加组合构建时的灵活性,纳入更多优秀的样本。 3)基金经理调仓交易能力是立足于投资交易行为的基金评价,与单资产Beta评估形成互补。 ▍风险提示:基金风格漂移风险;重仓股代表性下降;基金经理更换;基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