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期权系列专题研究:海外期权策略指数及其基金产品-200415

《中信证券-期权系列专题研究:海外期权策略指数及其基金产品-200415(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期权系列专题研究:海外期权策略指数及其基金产品-200415(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提供丰富的期权组合策略指数,可以作为期权策略收益的可靠参考。美国市场基于期权策略的共同基金及ETF数量和规模均相对有限。但实际管理方式均不复杂,并且具有较好的长期股票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在相对极端的市场可以实现更好的风险对冲。
CBOE期权指数系列:丰富的品种及策略选择。CBOE提供一系列期权策略的指数,包括常见的备兑开仓、领口策略及其他策略等,并且在策略上衍生出不同行权价的期权选择及不同的指数标的选择。旨在为共同基金或其他投资账户等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投资收益方案。
期权策略指数表现:在极端行情中对冲策略实现较好的风险规避。大部分指数旨在相对于标的指数进行长期的增强收益且平抑波动,因此,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尤其是美国市场长期的牛市当中,期权策略指数相对较难跑赢标的指数。在极端行情之下对于买看跌期权用来保险的策略,如CLL和PPUT,则会实现更加保险的风险抵御。
美国期权策略基金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在美国市场,期权策略基金相对于整个基金市场的容量,占比较小,但趋势上不断上升。观察所有基金的列表可以发现,大部分期权策略基金以主动管理型为主,包括ETF形式的基金,虽然CBOE提供了大量期权策略指数,但严格跟踪策略指数的基金较少。策略指数主要的目的依然是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基准,对于期权标的的选择,多数机构更倾向于自行选择更加合适的期权合约。
期权策略ETF管理方式:主动管理为主,但依然注重Beta收益。期权策略的ETF管理方式相对多样,现货端可以持有底层资产,也可以持有相应的ETF或将现金部分持有债券。主动管理的ETF则更加倾向于使用ETF作为底层资产,主动管理的目的更多的来自于仓位的管理及资产配置。被动管理的基金,特别是主流股票指数的备兑开仓策略,和一般ETF的管理方式相差不大,申购赎回方式也类似。无论是主动管理或被动管理的ETF,其最终目的依然是追求Beta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