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反弹催化剂蓄势待放,红五月可期-200427

《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反弹催化剂蓄势待放,红五月可期-200427(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反弹催化剂蓄势待放,红五月可期-200427(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近期市场展望:反弹催化剂蓄势待放,红五月可期
1、国际市场脉动:疫情拐点尚需时日,基本面压力进入确认减计期,
全球市场超跌反弹进入尾声。2月中旬至3月下旬欧美疫情蔓延加剧,海外市场剧烈震荡快速下跌,欧美市场领跌全球主要股指30%左右;而随着美联储连续快速有力的流动性宽松政策与信贷纾困举措落地,以及欧美疫情日新增确诊数平台震荡趋势缓降的边际改善,3/24起大跌后的欧美股指持续反弹近一个月,幅度普遍达20-30%,表征市场恐慌情绪的CBOEVIX指数也从历史纪录高点80上方持续回落至当前的36附近。
然而,上周全球金融市场再度动荡,主要股指普遍下跌1.5-2.5%,或预示本轮反弹进入尾声;阻碍继续反弹的主要逻辑包括:一是美国疫情拐点迟迟未能确认,且以印度、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人口大国的新兴市场疫情加速恶化,全球疫情呈现第三波扩散态势,全球疫情拐点尚需时日;二国际油价再度大跌,WTI原油5月期价跌入负值,创下历史新低-37美元/桶,需求锐降、库存高企下最新的OPEC+减产计划仍未能阻挡原油价格的下探;三是疫情对经济数据与公司业绩等基本面的冲击进入确认减计期,失业人数大幅攀升,最新公布的欧美4月制造业PMI锐降至30-37区间,创逾11年新低;同时本周起美股科技与蓝筹龙头普遍进入财报披露期,市场担忧的业绩下滑压力进入确认减计期。
2、A股近期展望:尾部压力释放殆尽,结构反弹为主。国际市场震荡下跌的外部压力,叠加疫情影响下一季报公布高峰期临近的内部压力,上周A股指数也转为缩量震荡下跌,主要股指下跌0.9-1.3%;板块机会以消费服务、基建等内需为主(休闲服务、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家电、国防军工、建材等内需板块上涨3.7-0.8%),而外需出口型为主的电子与服装、及上游资源周期板块(采掘、有色、钢铁)领跌3.8-2.0%。
五一假期临近,本周在财报披露密集收官期,预计在基本面尾部压力释放期,短期市场谨慎观望情绪难以改善,指数或延续区间盘整态势。
近期展望,首先,阶段反弹条件已具备:内外考验窗口期与压力释放进入尾声,边际改善驱动反弹。此前我们分析指出,四月中下旬市场进入内部、外部考验窗口期,或为阶段逢低布局契机;主要逻辑在于:近期内部基本面考验窗口期,预期之内的差数据悉数落地,包括一季度国内宏观数据、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等负增长数据靴子落地;同时,外部考验窗口期压力高峰已过,欧美疫情日增数基本见顶,目前进入平台震荡缓降阶段,且部分国家已公布5月初逐步隔离解封、复产复商指引,预示着外需萎缩压力峰值即将过去。以上两大考验窗口期的靴子落地,压力进入释放尾声,内外环境的边际改善,均为A股的阶段性反弹提供了条件。
其次、结构性反弹动力正积蓄:对冲性政策加码落地在即。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国际经济贸易的冲击前所未有,中央已紧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根据疫情不同阶段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对策。随着湖北日新增自3/18起基本归零,标志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成效(近期主要为境外输入压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国内对冲性政策加码落地实施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近日召开的年内第三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六保”目标,将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要素配置改革有望加快落地实施。会议明确“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要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同时提出要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预计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改革有望加快落地实施,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对冲性宏观政策加码落地在即。最新中央政策定调较前2次明显加大,主要体现为:一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删除此前适度二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20年赤字率或由2.8%提升至3.5%、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或由2.15万亿增至3万亿以上,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或1万亿;综上来看,预计20年实际财政赤字较去年净增3万亿元左右,预计可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以大幅对冲上半年国内外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与降幅。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会议罕见明确提出要“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预示后续随着消费通胀的回落,降准、降息及结构性贷款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加大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等结构性金融政策发挥定向支持作用。货币政策操作“量增价降”:一对中小型、大型商业银行的降准累计3、2个百分点,以优惠利率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二相继下调逆回购OMO、MLF、LPR利率(7日逆回购、1年期MLF、1Y/5YLPR年初迄今各累计同步下调了30、30、30/15bp,当前依次为2.20%、2.95%、3.85%/4.65%),同时时隔12年将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金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以推动银行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为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端成本以打开资产端的贷款利率,后续随着CPI的趋势回落,存款基准利率也存在较高的下调概率。
综合以上判断,五月A股有望迎来反弹窗口期,反弹催化动力再次总结为:一随着经济大国欧美疫情拐点的临近、复工复市等经济活动的重启,外需压力趋于边际改善;二四月底财报基本披露完毕,短期A股进入数据真空期,而全国两会日期的逐步临近,逆周期政策落地或超预期;三国内疫情防控早见效,经济活力逐步修复,3月下旬起从楼市、汽车销量降幅收窄、发电量回升、高炉开工率的提升,以上高频数据均表明整体经济基本面底已过,虽然外部二次冲击结构性压力尚待释放,但20Q1基本确认为A股整体业绩底。
3、配置建议:结构性反弹可期,以内需确定性板块为主。年内而言,“必需消费品+新老基建”内需板块避险为主。主要逻辑包括:一是基于如上分析,年内政策重心以稳消费稳投资为主,内需板块增长确定性较高;二是国内疫情防控见效,消费回补与开工投资条件具备,内需板块启动时机逐步成熟;三是稳投资稳消费等对冲性政策加码落地在即,有望提振相关受益板块。
具备避险或免疫功能的内需板块包括:一是必需消费品,包括食品饮料、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医疗器械及生物疫苗等;二是以5G通讯、数据中心与数字基建、工业互联网、公共医疗卫生(生物安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新基建,及城市轻轨、环保、电网改造升级、城市旧改等传统基建;
三是以疫情过后消费回补、尤其是疫情加速培育的新业态新消费趋势性机会,重点包括(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及在线教育、高清视频、云游戏、云办公、生鲜冷链等疫情加速培育的新业态新消费的趋势性机会。而受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影院、餐饮酒店、旅游、航空等服务消费板块的自底部趋势反弹行情或仍需等待。
此外,低估值的券商、银行、保险、地产等大金融板块中的头部公司,业绩相对稳健,股息率相对国债利率已具备配置价值,预计二季度随着国内稳经济政策发力、经济企稳反弹预期上升,低估值的大金融板块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峰值反复,宏观对冲政策效果低于预期,海外市场继续探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