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0Q1公募基金季度盘点与展望:规模及募资量均创新高,基金合并推动资源集中-200429

《中信证券-2020Q1公募基金季度盘点与展望:规模及募资量均创新高,基金合并推动资源集中-200429(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0Q1公募基金季度盘点与展望:规模及募资量均创新高,基金合并推动资源集中-200429(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疫情环境下,公募基金行业逆势发展,在管理规模、首发募资上均创新高。前十大公司规模占比四成,部分品类座次生变。业绩上子类产品线涨跌互现,量化对冲型领涨。展望未来,国内首次迷你基金合并若能成行,将进一步推动业态的市场化进程,对基金公司释放有限资源、投资者规避成本及申赎影响等均较为有利。
公募基金规模升至16.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大类产品线规模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货币市场型、债券型、主动权益型规模增量较多,较2019年底分别增加10940亿元、4627亿元、2450亿元。量化对冲型规模较去年底翻番至334亿元,指数及指数增强型自强势扩张后,今年一季度规模增速有所放缓,较2019年底仅增长6%。细分品类规模方面,中长期纯债型突破三万亿元,混合债券型规模增速达37%,短期理财型继续缩水。
产品线市场格局稳定,头部公司规模占比四成,部分品类座次生变。截至一季度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合计8.17万亿元,占比49%、仍居第一大品类;债券型规模位列第二、达4.32万亿元,主动权益型、指数及指数增强型、混合型规模次之,且均高于一万亿元。剔除货币市场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后,前十大基金公司规模占比约四成,头部公司集中度维持稳定,共12家公司管理规模迈入两千亿元级别。主动权益型、可转债型头部公司座次均生变;被动产品线头部公司优势再夯实,量化对冲型单家规模突破百亿。
全品类基金业绩盘点:各子类产品线涨跌互现,量化对冲型领涨。一季度,公募22个子类产品线中有9类获得正回报,量化对冲型以2.91%的涨幅居首,其他上涨的品种均属固收类产品线,涉及各类主被动管理型基金。具体来看,债券指数型涨幅2.25%,可转债型小幅回调;混合型、主动权益型跌幅均小于1%,FOF基金小幅下跌1.24%。国内权益基金跌幅尚可,QDII及原油品种回撤较大。单品方面,医药主题及偏配科技、医药板块的主动权益品种领涨;可转债基金前十大产品均跑赢中证转债指数;多只目标风险FOF业绩靠前,部分FOF积极参与选股;量化对冲型业绩继续向好,基差转负令获利难度上升。
首发基金市场聚焦:募集规模超过五千亿元,破历史一季度记录。中长期纯债型募资1073亿元、仍占债券型绝对权重。指数及指数增强型基金方面,股票指数型基金以526亿元募资居首,占该类产品线九成以上。量化对冲型在暂停审批两年后发行,四只产品合计募资96亿元。公司层面,广发、易方达募资均超300亿元。主动权益型平均募资大涨至30亿元,债券指数型骤降。十大热门单品中,六只主动权益型基金入围,各类风格主题品种兼具。
行业展望:基金合并推动行业市场化进程,优质资源将集中于规模化产品。纵观美国市场,其公募基金行业呈现较强的市场化特征。国内首次迷你公募基金合并若能成行,将标志着业态市场化进程更进一步,对于基金公司释放有限资源、投资者降低成本及申赎影响等均较为有利。后续或将迎来更多基金合并案例,预计行业优质资源将集中于规模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