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1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多因素导致CPI短暂承压-210217

《中信证券-2021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多因素导致CPI短暂承压-2102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1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多因素导致CPI短暂承压-21021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1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增长1%。 猪瘟再起、节日因素等导致猪价再度走强,但国内散点疫情导致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仍较为低迷。 随着年内猪价中枢较此前预期有所抬升,国内疫情消退和居民收入升高,消费将快速回升,再通胀的预期可能有所升温。 PPI时隔近一年首次回到0%以上,环比依旧显著上涨1%。 工业品价格显著上涨多集中于上游。 预计后续PPI依旧走强,全年来看,大宗商品依旧存在价格上涨空间。 CPI受基数影响重返负值。 2021年1月CPI同比下降0.3%,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 从贡献来看,食品价格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出现上涨,对CPI环比贡献达0.78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环比贡献0.22个百分点。 进入一月以来,国内散点疫情短期继续影响居民需求端的扩张,但同时节日临近也会推升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 1月数据同时体现出价格上行和下行的双重压力。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通胀水平在年初可能仍会维持在相对低位,但考虑到疫情高峰已过、居民消费场景恢复正常、基数逐渐下降,预计2季度开始通胀将逐步上行。 食品价格分项:又见猪价走高。 今年1月CPI猪价环比上涨5.6%,前值为6.5%。 一方面存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部分地区再次发生猪瘟,行业母猪出现高淘低补的趋势,母猪产活仔猪数下降,导致近期仔猪涨价,预计1月能繁母猪存栏或环比下降。 也就是说,市场对于猪价快速下跌的预期存在修正。 冬季低温和散点疫情导致供给有限等因素影响,菜价环比上涨。 CPI菜价环比增长19%。 非食品价格分项:依旧偏弱。 1月非食品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从季节性表现来看,略低于过去几年。 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分别环比上涨0.9和0.4个百分点,低于过去五年1月的表现。 衣着、居住基本持平于季节性。 交通通信在油价的推升下,环比上涨0.9个百分点,略强于过去几年。 另外,由于2020年春节在1月份,因此春节错位导致今年1月核心CPI受到高基数影响,同比下降0.3%。 我们认为,随着基数效应的消除和疫情过后总需求的上涨,核心CPI将小幅上升,但幅度相对有限。 年内通胀中枢可能有所抬升,“再通胀”预期或起。 虽然1月的CPI数据重返负值,核心CPI低位运行,但展望全年,我们认为站在当前的时点,可以说“再通胀”预期可能有所升温。 一方面,猪瘟再发,虽然预计不会影响猪周期向下,但猪价在全年的下降速度可能有所减缓,全年价格中枢可能较去年底的市场预期有所抬升。 另外,随着经济增速在一、二季度的走高,居民收入增速也会随之上升,终端消费的快速回升可能会推高非食品和服务价格。 当然这都建立在国内疫情不会出现反复的情况下。 因此我们认为CPI全年中枢可能较此前的预期有所抬升。 另一方面,虽然海外疫情的拐点可能已经到来,但相比于国内,生产的完全恢复尚需时日,因此国内外供需错配的情况仍将延续,加上流动性依然宽松的边际“助攻”,今年我们预计仍然能够看到大宗商品的涨价空间。 根据我们此前的判断,PPI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将会显著抬升,高点可能在4%以上。 因此全面通胀预期升温的可能性或有所上升。 因此,结合近期一系列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表态和实际操作来看,维持今年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的判断。 工业品价格环比涨幅依旧较高,PPI时隔近一年后重返0以上。 今年1月PPI同比上涨0.3%,环比增长1%,前值环比上涨1.1%。 虽然今年1月并没有受到太多基数的影响,但是PPI环比的快速增长主要还是受到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支撑。 从各类综合指数来看,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1月环比上涨4.6%,前值8.2%,南华综合指数环比上涨4.4%,上月为8.0%。 CRB工业现货指数上涨4.9%,前值5.6%。 我们认为,从疫情发生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众多因素中分解,流动性的扩张并非主要原因,而全球疫情背景下供需错配,以及美元贬值是价格抬升的主导因素。 回看今年1月,虽然国内也出现散点疫情,但工业生产和需求并未受到较大影响,而海外疫情态势依然严峻,这种供需错配的状况仍然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走高。 从分项来看,上游价格涨价幅度依然较大,中下游承压日渐明显。 上游中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有色金属矿采等行业价格环比上涨均超过了去年12月,但中下游如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造业、黑色有色冶炼及压延加工环比涨幅部分低于上月。 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多发生于上游,而向中下游传导力度偏弱,这种现象同样反应在工业企业盈利中。 预计2月PPI仍将继续上涨。 从2月高频数据来看,油价继续攀升,国内煤炭价格也持续上涨,未来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各地将开始返工。 就地过年导致工业活动或早于以往,因此工业需求或小幅强于往年。 预计2月PPI仍将小幅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