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投石问路系列(第27期):近期资产价格表现释放了哪些信号?-210314

《平安证券-投石问路系列(第27期):近期资产价格表现释放了哪些信号?-21031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投石问路系列(第27期):近期资产价格表现释放了哪些信号?-21031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摘要第一,本篇报告对近期市场关注的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债利率回升、权益资产波动调整加剧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我们整体有三个判断。 一是目前多数股指、债券无风险利率、大宗商品价格均已超过去年全球疫情爆发前水平,显示出较强的经济修复预期,主要商品和权益资产已较去年疫情前平均上涨20%-30%左右。 二是近期美债利率持续上行,目前10Y美债利率已上破1.6%,去年涨幅领先的A股/港股和高估值的成长风格权益资产受此影响调整幅度较大。 三是对于春节后经历了快速下跌的创业板指来说,通过对比历史上三轮快速回撤的经验,我们认为本轮的风险释放相对较快,后续再度快速大幅下行的可能性相对不高,整体企稳还有待估值消化和无风险利率上行担忧的缓解。 第二,商品方面,全球主要工业品价格已相对疫情前平均上涨30%左右,并且近期仍然维持涨势,铜、原油等商品价格再创阶段新高。 截至3月12日,目前全球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均收复疫情后失地,较去年2月中旬全球疫情爆发前平均上涨30%左右;其中,有色金属锡和黑色中的铁矿石累积涨幅领先,分别为87.3%和85.3%;LME铜价累积上涨57.7%,突破9000美元/吨,创2012年以来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较去年疫情前累积上涨17.1%至69美元/桶。 第三,债券方面,受益于经济修复预期,中美长端利率均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以上,近期10Y美债利率已上破1.6%。 其中,10Y美债名义利率自去年8月触底0.52%后回升,分别经历了去年通胀预期推动利率缓慢回升和今年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共同带动名义利率快速上行两个阶段,截至3月12日利率已升至1.64%,相对去年疫情前的1.54%回升8bp。 10Y中债利率自2021年初以来在3.1%-3.3%区间震荡,并未跟随美债利率快速上行,目前处于3.26%点位,相比去年1月底国内疫情爆发前2.99%左右的利率水平高出27bp。 第四,权益方面,全球主要股指平均较疫情前上涨20%左右,但去年领涨的股指今年波动较大,A股/港股和科技成长风格首当其冲。 整体来看,除巴西、欧洲部分市场外,全球主要权益指数已收复疫情后的失地,亚太市场和科技成长风格累积涨幅领先,平均在20%以上。 但近期在美债利率持续上行的压制下,去年领涨的A股/港股和成长风格权益资产迎来波动调整,恒生科技和创业板指今年最大回撤在-25%左右,纳斯达克最大回撤约-10.5%;去年表现相对落后的欧洲市场股指近期在持续上行,英国、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市场主要股指今年涨幅平均在9%左右。 第五,具体看创业板指,其在春节后迎来14个交易日内最多-23%的回撤,与历史三段经验相比,本轮创业板指风险释放相对较快。 历史上三轮创业板指快速回撤阶段分别对应的是2015年6-9月A股去杠杆和“811汇改”、2016年1月初的两次熔断、2020年3月全球流动性危机等风险事件,14个交易日内最大回撤分别达到-37%、-26%和-17%。 下跌后的最低PE估值水平大概在55倍、历史40%-50%分位左右,市场企稳整体受益于维稳政策缓解市场恐慌情绪以及流动性的加持。 对比之下,当前市场环境相对温和,整体流动性相对平稳且有企业盈利的支撑,本轮的风险释放相对较快,整体企稳还有待估值消化和无风险利率上行担忧的缓解。 目前创业板指PE估值在63倍、历史78%分位附近,整体仍属偏高水平。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将相应遭受负面影响;2)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大市值公司陆续上市叠加科创板限售股解禁,市场流动性将面临过度收紧的风险;3)金融监管以及去杠杆政策加码超预期,市场流动性将面临过度收紧甚至信用危机的爆发;4)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对外开放加大A股市场也会相应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