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药明生物-2269.HK-业绩高增长,商业化项目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210324

《方正证券-药明生物-2269.HK-业绩高增长,商业化项目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21032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药明生物-2269.HK-业绩高增长,商业化项目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21032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3月23日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收入56.12亿元,同比增长40.9%,归母净利润16.89亿元,同比增长66.6%,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7.22亿元,同比增长42.9%。 2020年下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6.62亿元,同比增长54.1%,归母净利润9.53亿元,同比增长69.0%,经调整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增长43.9%。 公司2020年业绩高增长,项目和订单情况向好,新冠项目有显著贡献。 公司产能正在快速扩张,技术能力不断升级,持续快速发展潜力大。 预计公司商业化项目将明显增长,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未来有望成长为全球最大、最强的生物药CDMO企业,维持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公司2020年项目、订单大幅提升,实现业绩高增长的同时为未来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全年新增项目103个,较2019年新增项目59个有大幅增长,共有11个项目(含6个临床III期项目)由外部转入,体现了公司强大的订单获取能力。 公司全年合计项目数量334个,其中临床前、临床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和商业化项目分别为169个、103个、32个、28个和2个,较2019年分别增加48个、18个、5个、12个和1个,临床III期项目增长显著。 截至到2020年底,公司未完成服务订单和未完成里程碑订单分别达到66.29亿美元和46.95亿美元,其中三年内完成的订单达到14.58亿美元,分别较2019年底增加49.43亿美元、12.79亿美元和6.72亿美元。 公司2020年下半年收入增长明显加速,在全年完成高增长的同时,项目和订单同样实现大幅增长,未来持续高增长可期。 公司产能快速扩张,近期连续收购国内外产能,并新增产能建设计划,预计到2024年原液产能总体积将增长到约43万升,是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的风向标。 2020年12月,公司收购拜耳位于德国伍珀塔尔的1.5万升原液产能;2021年3月,收购辉瑞位于杭州的4000升原液及制剂产能;同月,收购位于苏州的生物药CDMO企业苏桥生物,共有7000升原液及制剂产能。 由连续收购产能推测,公司当前订单情况好于此前产能建设规划时的预期。 预计到今年底,公司原液产能将达到15.4万升,较2020年底的5.4万升增长接近2倍,到2024年预计将达到约43万升,持续保持增长,表明公司对未来项目和订单增长的信心。 公司“跟随分子扩大”战略进入到大规模生产项目兑现期,公司项目数量大,商业化项目有一定可预期性,因此,产能快速扩张同样是未来增长风向标。 公司技术平台引领行业趋势,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项目持续增加,疫苗业务发展顺利,将进一步拓展mRNA疫苗。 公司2020年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项目数量分别达到43个和40个,较2019年分别增加16个和12个,持续快速增加。 疫苗业务已有4个项目,其中2个新冠疫苗合同总金额已达2.6亿美元。 公司启动mRNA疫苗布局,计划2022年建立mRNA疫苗全产业链技术平台,目前已有合同正在洽谈。 公司新技术平台不断拓展,且启动之后往往很快就有项目落地,体现了公司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执行力、以及客户的高度信赖。 公司技术平台能力业内领先,DNA到IND项目交付标准交付时间缩短到6个月,WuXia细胞系平台和WuXiUp连续生产平台竞争优势强。 技术平台能力的优势是公司持续获得大量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研发效率显著超出行业标准,DNA到IND项目交付标准交付时间缩短到6个月,较行业标准大幅缩短,新冠抗体项目更是全部在3-5个月内完成。 公司持续提升细胞株表达量,以新冠抗体项目为例,产量达到4-8克/升。 公司一次性反应商业化生产的成本可降至低于80美元/克,WuXiUp连续生产平台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让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媲美传统2万升不锈钢罐生产的批次产量和价格。 公司收入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滑,但收入规模扩大摊薄费用,净利率保持稳健。 公司2020年毛利率、净利率、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45.1%、30.1%和30.6%,同比分别提升3.5%、4.8%和0.4%。 新冠疫情下公司订单饱和,运营效率提升,拉动利润率提高。 此外,公司里程碑收入达到9460万美元,上市股权证券投资收益增长也对利润率提高有所贡献。 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8%、9.11%、5.41%和0.76%,同比变动幅度为-0.25%、-0.11%、-1.11%和0.27%。 公司新产能建设投入带来财务费用率上升,其他各项费用率都随收入规模扩大有一定摊薄。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88.20亿、123.22亿、170.48亿,同比增长57%、40%、38%,实现归母净利润25.89亿、37.13亿和52.13亿,同比增长53%、43%、40%。 我们看好公司商业化项目收入大幅增长,技术平台不断升级,未来有望成长为全球生物药CDMO行业第一,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执行情况不及预期、商业化订单流失超出预期、产能扩展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拓展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