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监管政策报告:金融聚焦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210331

《平安证券-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监管政策报告:金融聚焦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21033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监管政策报告:金融聚焦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210331(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概念提出以来,政策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逐步推开。 在宏观层面注重增长的可持续性,碳中和成为未来的长期目标;资本市场层面仍然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重点任务;风险防范方面,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反垄断的基调不变。 具体来看,一季度的政策遵循以下三条主线,一是绿色金融的布局力度加大,未来我国绿色金融基础制度建设将进一步提速,例如统一分类标准,加强绿色信息披露,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以及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二是资本市场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企业信息披露向高质量、可理解的方向发展;三是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再度加码,针对银行和非银机构均出台政策加以规范。 第一,政策加大对于绿色金融的布局力度,未来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 2021年1月,央行在2021年工作会议中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当前我国初步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等多层次市场,其中绿色信贷是我国绿色金融的主要实践形式,规模达到12万亿元,绿色债券快速发展,目前规模达到1.2万亿元,绿色保险和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未来我国绿色金融有望从以下四方面切入:一是建立统一的分类标准;二是加强绿色信息披露的规范;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四是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当务之急是设置碳排放总量目标和完善法律基础。 第二,在注册制和退市新规的背景下,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形成优胜劣汰机制的基石,今年以来政策正在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年初深交所发布7个行业信息披露指引;3月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信披办法》,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理解性,一是新增“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二是明确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取消了季度报告的表述;三是细化临时报告要求,补充完善重大事件的情形,完善上市公司重大事项披露时点。 3月21日易会满主席在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发表演讲也强调了注册制背景下加大对信息质量严格把关的重要性。 未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监管的发力重点,市场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有望迎来进一步完善,季报披露的相关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 第三,自去年《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出台以来,政策保持对金融科技的严监管,并多次发声表示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 一季度监管层针对银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对银行互联网贷款设置量化指标,并限制银行的异地扩张;针对非银机构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了采取约谈等措施进行预警的情形认定和“垄断”情形认定,进一步加强对于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的监管力度。 风险提示:1)金融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3)资本市场波动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