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融证券-2020年资管行业“不良资产”综合分析-210430

上传日期:2021-05-07 11:05:05 / 研报作者:马文扬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华融证券-2020年资管行业“不良资产”综合分析-210430.pdf
大小:40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融证券-2020年资管行业“不良资产”综合分析-210430

华融证券-2020年资管行业“不良资产”综合分析-210430
文本预览:

《华融证券-2020年资管行业“不良资产”综合分析-2104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融证券-2020年资管行业“不良资产”综合分析-2104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报告主要聚焦信托与券商资管产品“不良资产”各项生成维度。

2020年数据显示,信托产品违约数量及金额双升,券商资管产品则同比大幅回落。

后续非标融资面临持续收紧,公司债发行新政出台,需关注对非标融资依赖度较高机构的债务结构变化,以及部分区域城投平台债务工具的再融资情况。

信托产品违约数量与规模双升截至2020年末,信托财产存量规模2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17%。

全年56家信托公司共计324只/期信托计划(含同一信托计划分期发行)发生违约,涉及金额1394.38亿元,数量及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3%与15.80%;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违约产品金额4.30亿元。

其中,集合信托与融资类信托违约占比集中。

新时代信托、民生信托等机构集中踩雷民营金控/资本,导致产品违约金额的机构集中度偏高。

部分头部信托风险项目集中暴露,违约风险呈现蔓延趋势。

全年信托违约主体共涉及152家机构融资人及3个自然人。

机构融资人分布在31个省市及自治区,涉及8家上市公司及39家发债主体。

其中,民企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主要包括民营金控/资本、产业集团及其子公司或关联方、上市公司等;国企机构主要为各区域地方政府平台,以及北大方正、海航集团与华晨集团三家。

分析显示,违约主体的行业与区域双维度特征最终形成内在映射逻辑,具有明显相关性。

前期融资人的逆向选择,导致信托产品更易违约。

同时,经济下行、宏观去杠杆、行业政策及金融监管收紧、资本运作及套利等均是引发信托融资违约的主要因素。

券商资管产品违约数量及金额明显回落2020年全年发生兑付风险的券商资管产品共计59只,涉及金额105.41亿元,数量与金额较2019年大幅回落73.89%与91.26%。

债券投资与股票质押式回购类产品依旧是券商资管产品的风险高发区。

上述两类券商资管产品全年违约金额占比分别为50.54%与47.36%。

从管理人角度看,中银证券等4家券商的资管产品违约金额均超过10亿元。

从违约主体的区域特征来看,券商资管产品违约主体的区域特征与信托产品存在一定相似性,亦多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华中及东三省等区域;行业特征方面,因监管与业务性质的差异性,券商资管产品的违约主体多集中在化工、软件与服务等实体行业领域,与信托产品(多元金融、房地产、建筑工程等)差异性较大。

此外,券商资管产品违约主体上市公司比例较高(58.62%),主要对应股质业务;债务投资类产品的违约主体则与信托产品存在明显重叠。

关注公司债新规对资管产品资产端的冲击近期发布的公司债审核指引或对部分区域的城投平台发债融资产生限制。

无论是处于标品投资转型中的信托行业,还是深耕资本市场的券商资管行业,都需关注上述城投机构后续所受影响,并适时调整相应资产持仓配置,以降低资管产品风险事件发生概率。

风险提示1、信托非标融资收紧或加剧加大部分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领域企业的再融资压力;2、严控民营金控/资本或引发关联企业的链式风险;信用分层加速易触发债市风险事件,加剧部分资管产品违约情况;3、公司债新规或对资管产品资产端生成及偿付情况带来冲击。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