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融证券-多家中小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后续或仍有下降空间-230511

上传日期:2023-05-12 13:34:04 / 研报作者: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国融证券-多家中小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后续或仍有下降空间-230511.pdf
大小:77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融证券-多家中小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后续或仍有下降空间-230511

国融证券-多家中小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后续或仍有下降空间-230511
文本预览:

《国融证券-多家中小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后续或仍有下降空间-2305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融证券-多家中小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后续或仍有下降空间-23051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融证券《多家中小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后续或仍有下降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4月8日,河南、湖北等地的部分农商行下调存款利率。5月5日,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三家全国性股份银行同时发布公告称,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已降至3%以内。   简评   近期部分中小行和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仍是对2022年9月国有大行的跟进调整。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2022年4月和9月经历了两轮存款利率下调,但参与主体以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为主,而中小行负债端压力较大,调降存款利率的动力不足。2022年4月下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行下调了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的幅度多在10BP左右,5月部分地方中小行跟进下调;根据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表述,4月最后一周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7%,较前一周下降10bp。   2022年9月15日,六大行和招行均公告下调存款利率,16日包括中信、光大、民生、平安、浦发、广发、华夏等股份行也宣布跟进下调。但中小银行并未全部跟进,反而因节前揽储,部分中小行阶段性上调存款利率,如河南义马农商银行、河南罗山农商银行等。   2023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增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其中明确,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总分100分)基础上扣分。如评估的前四季度中,两季度不合格,或平均分低于60分,则该年度不能被选为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失去发行同业存单、大额存单等金融产品的权利,银行融资难度将增加。在新的监管考核机制压力下,多家中小行陆续补降存款利率。   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货币宽松空间压缩,存款利率下调或成为降成本的有力抓手。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强调,“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对降成本工作的态度有所收缩,从“降低”改为“稳中有降”,而在银行净息差空间收窄和央行货币宽松空间压缩的背景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或将成为成本“稳中有降”的有力抓手。   2018年宽松周期开启以来,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和MLF利率水平已降至较低水平,货币宽松空间明显压缩,后续总量货币政策的使用将更为谨慎。期间大行存款准备金率共计调降6.25个百分点至10.75%,中小行存款准备金率共计调降7.25个百分点至7.75%,部分农商行和村镇银行早已执行5%的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有2018年初的14.9%降至7.6%,合计下调7.30个百分点。1年期MLF利率也由3.3%下调至2.75%,合计下调325bp。   2020年以前,对不同存款规模的机构,美联储实施0/3%/10%的三档存款准备金率标准,2020年3月随着新冠疫情爆发,美联储开始实施零准备金要求。目前美国和英国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均为零,欧元区要求为1-2%,日本要求为0.2%-1.3%;但欧美发达经济体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高,若考虑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美国总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相较而言,国内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水平较低,常年维持在1-2%的水平,2022年末我国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则目前总存款准备金率约为9.6%,远低于美国的20%。   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2022年四季度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bp,为历史新低,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净息差下降14bp,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下降24bp和23bp,降幅将为明显,尤其中小行面临较大的负债端成本压力,其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亟待提升。在贷款利率不太可能调升的背景下,要保持净息差的稳定,下调存款利率是一个有效手段,可以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此外,降低存款利率,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储蓄率,鼓励居民消费。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降,居民购房意愿和投资理财医院明显下滑,储蓄意愿增强。2022年以来,国内“超额储蓄”持续创新高,尤其居民储蓄高增,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7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2023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9.9万亿元,同比多增2.08万亿元。与此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定期存款占比持续抬升,2023年3月末,居民和企业定期存款占比分别为70.34%和66.93%,分别较2022年初提升3.80个百分点和3.54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部分中小行存款利率下行滞后,未来仍有继续补降的空间,且在央行总量货币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基于监管考核压力和稳定净息差诉求,仍有下调存款利率的动力,未来存款利率的下调或将成为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有力抓手之一。   后续展望:经济温和复苏+货币政策偏松基调,债市偏多震荡。   整体来看,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货币政策仍维持偏松基调,结构性资产荒延续,债市整体仍处于偏多环境。近期利率下行较快,进一步下行空间的打开,仍需降息等超预期的政策信号来触发。当前债市杠杆率维持较高水平,多头交易较为拥挤,也需要警惕市场止盈情绪发酵带来的调整风险。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宽信用及经济修复进展超预期;增量政策超预期;欧美银行业风波发酵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