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210628

《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210628(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都证券-国都投资研究周报-210628(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策略:指数驱动力弱化,结构分化或加剧,科技成长占优近期市场展望:指数驱动力弱化,结构分化或加剧1、上半年市场回顾:震荡加剧但韧性较好,通胀与政策预期为主要扰动变量21年交易日过半在即,回顾上半年六个月的市场走势行情,全球主要股指和A股分别在1月下旬、2月下旬至3月上旬、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经历了四轮快速下跌,指数跌幅普遍在3-10%,回调时长在2-4周不等。 上半年全球股指震荡频次明显增多,主要系全球逐步转入后疫情时期的宽松政策退出预期、全球疫情防控差异下的供需缺口导致通胀预期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回调时段集中在上中旬,主要系通胀、经济数据及美联储议息会议窗口期所致,反应通胀数据与政策预期为市场主要扰动因素。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时有反复,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不均衡与整体接种进度较为缓慢,经济与就业的完全恢复尚需时日,宽松货币政策近期难以急转弯;因而上半年市场仍具韧性,每一轮调整中随着预期缓和或好转,市场随即企稳反弹并基本收复失地。 整体来看,年初迄今全球主要股指普遍累计上涨10%上方附近,其中疫苗接种领先但政策仍保持宽松的欧美市场整体领涨,MSCI全球、发达、美国、欧盟各上涨11.7%、12.5%、13.6%、12.8%;而新兴市场受疫苗接种落后,尤其受美元指数与美债利率震荡上行压力下,市场表现相对落后,年初迄今MSCI新兴指数上涨6.8%。 行业板块方面,上半年在发达国家经济恢复及全球大宗原料上涨推动下,顺周期行业整体领涨;MSCI能源指数领涨29.9%,MSCI金融、房地产、工业、原材料依次上涨18.6%、15.2%、12.4%、11.9%居次,而MSCI信息科技、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品、日常消费品涨幅各10.8%、9.0%、8.0%、4.1%,相对靠后。 大宗商品方面,全球经济恢复及供需缺口下,国际工业大宗价格普遍上涨20-50%;年初迄今,国际原油领涨50%附近,LME金属指数上涨21%,而避险资产COMEX黄金在美债实际利率上行趋势中累计下跌6%;国内工业品价格涨幅普遍在20%+附近,南华工业品、能化指数均在23%,螺纹钢与热轧卷板上涨17%、动力煤+17%,焦煤+25%。 2、近三月观点回顾:结构性反弹后,指数驱动力减弱。 四月策略月报《季报高增窗口期超跌反弹可期》中分析指出,短期风险释放较为充分,季报高增窗口期超跌反弹可期;五月策略月报《“估值高低-业绩预期差”制衡,反弹机会结构轮动为主》指出,美债利率及全球通胀预期下行等外部压力缓和,国内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节奏与力度担忧的缓解,内外压力的趋缓将提振市场延续结构性轮动反弹行情。 六月策略月报《指数修复动力减弱,把握利率与成本敏感型板块补涨机会》指出,利率下行后有望低位震荡、上游原料成本价格上涨压力缓解,建议重点关注利率或成本敏感型板块的补涨机会,结合3月底至今的反弹明显落后,可把握利率敏感型科技(TMT、军工、新能源、创新药等)成长板块、券商,及成本敏感型的家电、机械、化工、电力等中游制造加工板块的反弹机会。 3、A股市场脉动:指数震荡与修复加快,风格偏向中小市值成长股。 ★前两月,指数反弹修复,风格交替轮动。 3月下旬至5月底,美债利率与美元指数均自阶段顶部震荡回落的外部环境,国内“经济复苏强度减弱、通胀降温、宏观政策预期平稳”,同时季报表明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与盈利能力正处于快速修复周期,共同驱动3月底至5月底的指数震荡反弹行情。 近两个月的市场震荡反弹期间,受美联储政策预期波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加剧及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等因素扰动,指数波动加剧,风格轮动频繁,消费、成长、周期、金融等风格交替引领反弹。 3月25日至5月底的震荡反弹行情,整体交易逻辑或主线是以“利率震荡下行、估值压力修复”,期间领涨指数为创业板指、高市盈率、高价股、基金重仓、绩优股等,反弹幅度在23-13%不等;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领涨指数也为2/18至3月底期间利率上行预期引发的领跌板块,前后反应的利率预期变化的逻辑一致。 ★6月以来,美联储先鹰后鸽,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市场先抑后扬。 6月以来,市场震荡与修复进一步加快,上中旬A股先后受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陆股通净流入锐降、美联储议息指引偏鹰等影响,指数震荡下跌,A股主要指数周K线普遍三连阴累计下跌2.5-5.0%;然而,6月下旬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国会作证时明显偏鸽,全球股指普遍反弹,A股主要指数也普遍修复上中旬跌幅甚至创反弹新高。 ★风格偏向中小市值成长,科技股领涨,中游制造居次。 6月初至今,风格明显偏向中小市值成长股,显著强于大盘价值股,科创50大涨6.5%,中证1000、中证500、创业板指上涨2.7-1.2%不等,而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下跌3.2-1.7%不等,万得全A上涨0.9%。 行业板块方面,汽车(智能驾驶为主)、电子、电气设备及新能源三大科技板块领涨9.6-7.6%,化工、机械等中游制造各涨3.8%、1.4%,军工、计算机板块趋于活跃录得1.5%附近涨幅;而休闲服务、房地产、家电、商贸、建材、农业、食品饮料等几大板块领跌,跌幅达9.5-5.1%。 4、近期展望:指数驱动力弱化,结构分化或加剧1)近期指数上下行动力弱化。 展望近期,我们预计指数上下行动力均弱化,但结构分化或扩大;主要研判依据包括:一外部变量方面,美联储政策仍处于平静偏鸽期,明确Taper启动时点、缩减购债规模计划最快预计在8月底,近期外部政策仍处于风平浪静,重点防范三季度末政策调整信号的风波催生压力;二内部因素方面,国内宏观政策环境延续“经济复苏强度减弱、通胀降温、宏观政策预期平稳”,预计七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定调仍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遏制大宗商品投机炒作的政策举措逐步加码落地,通胀预期趋于稳定;宏观政策基调平稳,但政策操作或为对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放量而加大流动性投放,以保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三以上外部政策风平浪静、国内政策连续平稳,通胀预期趋于稳定下,预计指数类似上半年四轮的快速调整风险不大,但同时,在经济复苏强度减弱、股市整体估值合理略高的压制下,指数上行动力也偏弱。 2)但结构分化有望进一步扩大。 主要逻辑在于:一上半年市场以通胀为核心主线交易低估值顺周期,随着近期国际工业金属见顶震荡、国内遏制工业原料价格政策举措频出,上游周期板块交易逻辑基础已动摇;二近期国内外货币政策总基调稳中偏松,无风险利率也由上半年的震荡上行,转为震荡小幅回落,并有望在美联储政策信号转鹰前保持低位,从而导致估值合理性再评估与调整,近期利于利率敏感型的中小市值成长板块活跃表现,而中大市值价值蓝筹吸引力下降;三、7、8月为A股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告或披露窗口期,业绩预期差及下半年业绩预期调整的表现,行业板块间分化或加剧,也将导致结构分化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近两年平均增速稳定在20%以上,营业利润率创历史新高达7%以上,预计A股中报业绩整体略超预期。 但综合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见顶回落、芯片、电动汽车、新能源、自主操作软件为代表的科技行业景气好于预期,中期成长更具持续性,因而近期行业与风格有望以中小市值科技成长占优为主。 3)重点布局“估值安全-景气好转”的科技成长板块今年在货币政策转稳、流动性预期收缩下,市场表现以“估值高低-业绩预期差”的结构轮动为主,围绕“低估值顺周期、高估值绩优抱团股、估值合理科技成长”演绎结构轮动行情;阶段性结构性行情的轮动表现,主要取决于月度宏观经济、中观行业景气数据,以及政策信号的边际变化。 当前国内“经济复苏强度减弱、通胀降温、宏观政策预期平稳”的环境有望延续,但外部美元流动性预期收缩压力仍需反复消化,股价驱动力转向分子端业绩为主,结合中报窗口期临近,建议重点布局“当前估值安全-中期景气好转”的科技成长板块。 ★估值合理的科技成长:TMT为主的科技成长板块,当前估值分位数普遍位于近十年50%以下,同时以半导体芯片、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在上半年量价齐升下,龙头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而自主软件、消费电子、军工、高端装备、创新药等行业景气中期正好转。 估值安全-景气好转的科技板块,可聚焦布局获取相对收益。 ★高估值绩优抱团股:短期来看,在美债利率趋势性上升前,受部分个股中报业绩超预期驱动,或仍有反弹空间;然而,近期美元走强,对抱团股股价边际影响主力―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入显著下降,对抱团股的驱动力明显衰减。 中期而言,受美债利率易升难降、国内货币政策边际趋紧两大压制因素下,预计当前估值仍偏高的绩优抱团股,整体反弹持续性或空间有限。 ★周期板块:上游大宗原材料板块,近期随着国内系列遏制投价炒作及美元指数走强,大宗商品价格迅速释放震荡下跌压力,近期资源周期板块或难有超额收益,中期随着新兴市场疫情好转,大宗商品供需缺口有望收敛,价格再次上涨动力也将减弱。 此外,随着全球疫情防控整体战略见效、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落地,及我国经济深度恢复超预期,届时大金融、航空机场等低估值顺周期板块,有望重新迎来阶段性上行机会。 风险提示贸易战和疫情全面爆发影响行业下游客户需求的风险;下游行业回暖不及预期的风险;科技创新可能带来短期业绩下降的风险;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的风险;部分公司估值过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