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策略周报:国内预期有望逐步走向改善-221009

文本预览:
节前一周全球股市同步调整,国庆长假期间外围市场震荡反弹。十一假期前一周A股市场延续调整,仅有医药生物、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3个行业实现正收益。而在国庆小长假10/1-10/7期间,外围市场多数反弹,但先涨后跌,恒生指数上涨3.0%,富时中国A50期货指数上涨2.2%,欧美股市平均涨幅在1-2个百分点但波动明显放大,通胀继续走高、加息预期强化、俄乌冲突、OPEC+意外减产等多重因素对整体风险偏好形成制约。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处于调整后期,权益市场已调整至底部区域。国内外预期相背离,国内预期有望走向改善,节前的地产刺激政策致力于呵护以及稳定预期,有望带来四季度地产销售增速降幅的收窄;而海外风险事件演绎尚未有定论且仍在持续发酵,外围市场超预期波动可能对A股形成短期扰动。结构上看,短期建议关注政策方向逐渐明晰的行业修复以及有外部事件催化的上游能源板块等。 第一,房地产维稳政策加码。近两周最受市场关注的政策在于房地产边际放松,相比于此前地方层面“一城一策”,近期中央层面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支持政策的信号意义更强、覆盖范围更广,9月29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市放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9月30日人民银行下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15bp,财政部发布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等。同时,部分地方“保交楼”取得积极进展,10月6日郑州宣布强力攻坚“保交楼”专项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147个已售停工、半停工商品住宅项目已实现145个全面、实质性复工,2个未复工的项目预计11月底前可实现复工。整体政策效果仍需持续观察,目前房地产销售虽有降幅收窄但仍然偏弱,10月1-7日期间,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不足去年同期的6成水平;此前9月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3.8%,降幅较8月收窄4.8个百分点。 第二,国庆假期出行消费相对偏弱。首先,9月PMI数据显示我国生产和消费的景气修复分化加大,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上50.1%,较8月提升0.7个百分点;服务业PMI较前值继续回落3个百分点至48.9%。其次,十一长假期间出行消费仍低于历史同期,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7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减少18.2%,旅游收入同比减少26.2%,二者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和44.2%,整体恢复水平不及中秋假期,今年9月中秋假期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和60.6%;另外,近期新增疫情范围逐渐扩大也给短期防疫增加了难度。 第三,海外不确定性抬升,关注OPEC+意外减产、加息预期强化、俄乌冲突等风险因子的发酵。近期海外不稳定因素频发,波动显著加大。一是OPEC+超预期减产和欧洲能源危机的持续演绎都给全球通胀能否回落增加更多不确定性,OPEC+宣布自11月起减产200万桶/日并将限产协议延长一年至2023年年底,原油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10月1-7日期间布油期货结算价累计上涨11.3%至97.9美元/桶。二是欧美加息预期难言放缓,美国9月失业率降至历史低位3.5%,就业数据的强劲提升加息预期;而欧洲通胀仍在飙升,9月欧元区调和CPI当月同比升至10%,市场对欧央行后续激进加息的担忧增加。三是局部风险事件的演绎仍需密切跟踪,包括俄乌冲突、英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风险、以及部分金融机构风险等。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4)新冠疫情蔓延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国内预期有望逐步走向改善-221009(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策略周报:国内预期有望逐步走向改善-221009(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策略周报:国内预期有望逐步走向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节前一周全球股市同步调整,国庆长假期间外围市场震荡反弹。十一假期前一周A股市场延续调整,仅有医药生物、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3个行业实现正收益。而在国庆小长假10/1-10/7期间,外围市场多数反弹,但先涨后跌,恒生指数上涨3.0%,富时中国A50期货指数上涨2.2%,欧美股市平均涨幅在1-2个百分点但波动明显放大,通胀继续走高、加息预期强化、俄乌冲突、OPEC+意外减产等多重因素对整体风险偏好形成制约。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处于调整后期,权益市场已调整至底部区域。国内外预期相背离,国内预期有望走向改善,节前的地产刺激政策致力于呵护以及稳定预期,有望带来四季度地产销售增速降幅的收窄;而海外风险事件演绎尚未有定论且仍在持续发酵,外围市场超预期波动可能对A股形成短期扰动。结构上看,短期建议关注政策方向逐渐明晰的行业修复以及有外部事件催化的上游能源板块等。 第一,房地产维稳政策加码。近两周最受市场关注的政策在于房地产边际放松,相比于此前地方层面“一城一策”,近期中央层面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支持政策的信号意义更强、覆盖范围更广,9月29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市放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9月30日人民银行下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15bp,财政部发布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等。同时,部分地方“保交楼”取得积极进展,10月6日郑州宣布强力攻坚“保交楼”专项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147个已售停工、半停工商品住宅项目已实现145个全面、实质性复工,2个未复工的项目预计11月底前可实现复工。整体政策效果仍需持续观察,目前房地产销售虽有降幅收窄但仍然偏弱,10月1-7日期间,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不足去年同期的6成水平;此前9月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3.8%,降幅较8月收窄4.8个百分点。 第二,国庆假期出行消费相对偏弱。首先,9月PMI数据显示我国生产和消费的景气修复分化加大,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上50.1%,较8月提升0.7个百分点;服务业PMI较前值继续回落3个百分点至48.9%。其次,十一长假期间出行消费仍低于历史同期,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7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减少18.2%,旅游收入同比减少26.2%,二者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和44.2%,整体恢复水平不及中秋假期,今年9月中秋假期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和60.6%;另外,近期新增疫情范围逐渐扩大也给短期防疫增加了难度。 第三,海外不确定性抬升,关注OPEC+意外减产、加息预期强化、俄乌冲突等风险因子的发酵。近期海外不稳定因素频发,波动显著加大。一是OPEC+超预期减产和欧洲能源危机的持续演绎都给全球通胀能否回落增加更多不确定性,OPEC+宣布自11月起减产200万桶/日并将限产协议延长一年至2023年年底,原油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10月1-7日期间布油期货结算价累计上涨11.3%至97.9美元/桶。二是欧美加息预期难言放缓,美国9月失业率降至历史低位3.5%,就业数据的强劲提升加息预期;而欧洲通胀仍在飙升,9月欧元区调和CPI当月同比升至10%,市场对欧央行后续激进加息的担忧增加。三是局部风险事件的演绎仍需密切跟踪,包括俄乌冲突、英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风险、以及部分金融机构风险等。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4)新冠疫情蔓延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