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2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扩张再遇波折,需再加力-220812

《中信证券-2022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扩张再遇波折,需再加力-2208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2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扩张再遇波折,需再加力-22081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社融增速为10.7%,比上月下滑0.1ppt,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拖累。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042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均为同比少增。房地产销售收缩、信贷需求被部分透支以及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落可能是信贷偏弱原因。后续来看,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可能会导致未来几个月的社融增速继续滑落,但是我们认为“宽信用”仍是央行政策的重点,房地产销售可能是贷款能否改善的关键变量。
▍事项:央行发布2022年7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其中,新增信贷0.68万亿元(去年同期1.08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额0.76万亿元(去年同期1.08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7%(上月10.8%);M2同比增长12.0%(上月11.4%)。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和企业中长期贷款都低于去年同期,信用扩张再遇波折。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042亿元。我们在《内需渐强—2022年7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2022年8月2日)中曾提示,7月末,国股半年期(非三农)票据转贴现利率快速下行,7月29日为0.2%,创下年内新低,说明7月的信贷投放情况可能不理想。从结构上看,新增居民贷款和企业贷款都低于去年同期。其中,居民贷款比去年同期少增2842亿元,主要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拖累;企业贷款同比少增1457亿元,同样几乎全部为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拖累。
▍房地产销售下滑、信贷需求被部分透支以及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落可能是7月信贷扩张阶段性放缓的三个原因。第一,7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33.8%(6月为-7.2%),商品房成交降幅扩大,导致居民按揭贷款投放较少。第二,6月信贷投放较多,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900亿元,其中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130亿元。6月是银行半年度考核的时间点,存在冲业绩的动力,可能部分透支7月信贷需求。第三,受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高耗能行业景气走弱等因素影响,7月制造业景气有所回落,PMI下降至49.0%,低于荣枯线。我们在《经济热点评论: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点评:信贷流向何处?》(2022年7月29日)中曾提到,工业贷款是二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的主力,之前市场寄予厚望的基建中长期贷款在二季度反而是同比少增的,因此制造业的边际走弱可能对信贷产生一定的影响。
▍7月社融增速为10.7%,比上月回落0.1ppt,信贷和非金融企业债拖累较多,政府债仍是正贡献。7月新增社融7561亿元,同比少增3191亿元。除上文提到的信贷拖累较大之外,非金融企业债券净发行规模也同比少增了2357亿元。去年城投债券融资政策收紧之后,一直没有明显的放松。目前虽然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足,但是高信用等级的城投债供给还是偏低。7月政府债净融资3998亿元,同比多增2178亿元。今年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在6月已经基本发行完毕,因此7月的政府债融资环比大幅下降,但是因为去年7月的政府债融资基数特别低,所以今年7月的政府债净融资同比仍是多增的。受到海外主要经济体利率上升影响,近几个月的外币贷款都呈减少趋势,7月外币贷款减少1137亿元,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压降速度继续放慢。
▍在去年同期低基数和财政支出保持强度的影响下,今年7月M2和M1增速分别提升0.6ppt和0.9ppt。7月,M2增速为12.0%,比上月提升0.6ppt,M1增速为6.7%,比上月提升0.9ppt。虽然M2和M1的增速都比6月提高了,但是绝对规模都是下降的。7月M2余额为257.81万亿元,比6月减少3351亿元,7月M1余额为66.18万亿元,比6月减少1.25万亿元。因为7月是缴税大月,所以M2的绝对额通常会在7月出现一定的下降。在绝对量下降的情况下,7月的增速比6月提高,主要是因为2021年7月的M2和M1基数较低。另外,财政在7月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支出强度,7月新增财政存款4863亿元,同比少增1145亿元。
▍后续来看,由于专项债额度基本使用完毕,若没有增量财政工具出台,未来几个月社融增速有可能继续滑落。今年专项债发行大幅前置,而去年的专项债发行大幅后置,这就导致政府债融资出现错位。2021年8月起,政府债融资规模就明显提升了,对应今年8月起政府债发行规模的基数较高。在没有增量财政工具的假设下,今年8-12月政府债发行规模可能会同比少增2.3万亿左右,这部分较难通过贷款弥补。而且,8月初的票据转贴现利率同样不高,只有1%左右,可能说明8月上旬的信贷投放也偏弱。当然我们认为“宽信用”仍是央行的政策重点,8中下旬和之后的情况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若地产销售回暖,则贷款投放可能会随之增加。另外,如果此前年度剩余的专项债额度可以在今年使用,那么社融增速可能也可能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