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北京出台DRG除外支付办法,利好创新药械及创新医疗服务-220718

《东亚前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北京出台DRG除外支付办法,利好创新药械及创新医疗服务-22071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北京出台DRG除外支付办法,利好创新药械及创新医疗服务-22071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情回顾
上周(7.11-7.15),医药生物板块(申万)下跌4.06%,上证综指下跌3.81%,深证成指下跌3.47%,沪深300下跌4.07%,医药生物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01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周涨跌幅中排名第19位。
本周观点
7月13日,第七批全国药品集采在南京落幕,根据上海阳光药品采购网公布数据,本次集采共有295家企业的488个产品参与投标,217家企业的327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按照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能节约费用185亿元。
在集采背景下,我们看好两类企业,一是具有原料药一体化优势的公司,比如普洛药业、华海药业、司太立、仙琚制药等,通过在集采中获批增量制剂品种,一方面可以增加纯制剂销售,另一方面能够带动原料药端的放量。同时我们也看好国外转国内申报,被海外监管认证的优秀制剂出口企业,比如健友股份、普利制药等,通过转国内申报能够迅速获得相关产品在国内上市资格,同时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参与集采获得国内增量销售贡献。
7月13号,北京医保局印发CHS-DRG除外支付管理办法,并计划在2022年7月20日至2022年8月19日间开展DRG新药新技术的除外支付申报工作。此办法是为了进一步完善DRG付费工作,在发挥DRG引导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激发新药新技术的创新动力。
我们认为此次北京出台DRG除外支付管理办法,有利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药械公司,尤其是具有临床显著获益的新药品,新医疗器械,通过纳入除外支付,能缓解DRG分组下的价格压力,有利于激发创新动力。同时我们也看好具有临床需求和获益的特色专科医疗服务,在DRG除外支付下,通过提供满足临床需求的诊断服务,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成本比。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政策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