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策略周报:市场渐入盘整期-220710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市场渐入盘整期-22071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策略周报:市场渐入盘整期-22071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周A股进入盘整期,双创成长有超额收益。上周上证指数小幅下跌0.9%,市场情绪边际降温,板块及个股分化加大,主要源于国内多地出现新增病例加大疫情不确定性、以及央行连续5天30亿元的缩量逆回购操作引发市场对流动性预期的分歧。不过成长板块受到产业高景气的支撑仍然延续结构性行情,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单周分别上涨1.3%和1.4%。
我们认为虽然A股在连续2个多月的反弹后短期有盘整诉求,但市场中期向上的逻辑未变,制造成长仍将占主导地位,短期建议更多关注中报业绩高增或可能超预期的板块及个股,以及盈利改善预期回暖的行业。
首先,国内疫情不确定性抬升,消费复苏预期再迎波折。近期上海、北京、广东、山东、安徽等多地出现本土聚集性疫情,北京和西安均发现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西安已于7月6日起实施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实际上,BA.5分支也是近期全球疫情再度抬升的主要流行毒株,海外研究表明此变异株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有增强,国内疫情防控压力边际增加,线下场景消费的修复预期再受压制,上周中信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商贸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均迎来2-5个百分点的向下调整。不过,国内防疫政策逐步放宽的趋势仍然延续,继通信行程卡“星号”取消后,7月8日起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由14天缩短为7天,跨省出行的可行性以及人员流动频次有望受益提升,因此,我们认为中期疫后复苏仍然是大趋势,但整体节奏和幅度受制于实际疫情形势的变化。
其次,关于近期讨论较多的流动性问题,我们对此并不悲观,稳增长压力下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并且权益对于短端流动性的变化敏感度不高。上周央行连续5天进行30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一改2021年1月底以来的100亿元及以上规模的操作,加大了市场对于流动性预期的分歧。我们认为央行此举并非代表政策收紧,更多意在打击金融机构加杠杆的行为、引导市场利率从偏低水平回归至政策利率附近波动,在经济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宽松基调,关于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结构性工具将继续推进落地;并且,权益市场流动性压力也不大,近两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回升至周均100亿份以上水平,北上资金和融资余额均延续净流入。
第三,结构上看,业绩高增长或者改善预期更强的方向更具向上弹性。具体包括:一是关注结构性复苏更强的产业,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据7月9日乘联会公布的汽车销量数据,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53.2万辆,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为130.8%和47.6%,渗透率升至27.4%,续创新高。二是利润率有望回升的行业,一方面,生猪养殖利润有望持续改善,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自6月底以来已连续2周回正,7月8日当周升至555元/头,同期生猪市场价有所回升,生猪饲料平均价进一步回落,养殖利润持续修复预期升温;另一方面,制造业利润率有望边际修复,6月国内PPI同比增速降至6.1%,较前值继续下降0.3个百分点,叠加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调整,中下游制造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有望持续缓解。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4)新冠疫情蔓延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