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报告之八:全面注册制孕育新机遇-220630

《平安证券-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报告之八:全面注册制孕育新机遇-22063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报告之八:全面注册制孕育新机遇-22063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国本轮注册制改革起始于2019年,先后经历科创板增量改革、创业板存量改革以及新建北交所的探索,改革以来IPO规模从2018的103家升至2021年的520家,目前A股上市公司超过4800家,总市值在90万亿以上。 2022年以来A股市场制度改革的信号密集,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中证1000股指期货推出在即,全面注册制预计年内落地,整体制度设计进一步接轨海外成熟市场,全面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科创板:定位硬科技,注册制落地提升发行和定价效率。 科创板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上市包容性加大以及审核效率明显抬升。 一方面,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并包含6家特殊表决权公司和5家红筹企业。 另一方面,审核效率明显抬升,板块IPO过会率达到95%,高于同期主板市场87%左右的水平。 科创板二级市场表现也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开市以来板块公司上市首日涨跌幅中位数118%,换手率中位数4.4%。 2022年7月科创板迎来3年解禁高峰,解禁市值达到2636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的4.7%,板块表现会更受个股景气而分化。 创业板:定位“三创四新”,实践注册制的存量改革。 第一,创业板的行业对标与科创板略有不同,注册发行公司中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电子和医药生物的行业公司占多数。 第二,创业板的发行效率基本可对标于科创板,板块IPO过会率改革前的77%提升至95%。 第三,创业板的市场表现较为活跃,改革以来首日涨跌幅中位数131%,略高于科创板,换手率中枢长期维持在4%左右,和科创板相近。 北交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北交所的建立目的主要是助力中小市值企业上市融资,转板制度有助于畅通A股内部的衔接,目前已有1家公司成功转板至科创板。 目前北交所交易活跃度不高,日换手率中位数0.92%,上市公司以直接定价为主。 综合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注册制并未对二级市场产生冲击,并实现平稳过度,市场配置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整体影响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扩大市场有效供给,二是加大企业优胜劣汰,三是更好的予以经济转型的新兴产业以估值溢价。 全面注册制是注册制改革的最后一块拼图,我们对全面注册制后的市场有以下展望:一是主板IPO有望迎来扩容;二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下一阶段目标,退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2022年退市上市公司家数达到33家;三是市场指数有效性更强,个股分化也进一步显著;四是注册制配套措施有望进一步完善,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会计制度、事后惩戒制度、交易制度等基础性制度有待进一步优化。 投资机遇方面我们建议关注四个方向:一是国企重组整合推动优质资产上市的机会;二是经济转型方向,即科技产业的基础产业链、消费升级行业、传统工业转型等领域;三是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的机会;四是直接受益于IPO增长的券商。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科创板迎解禁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