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2年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何以如此顽强?-220609

《中信证券-2022年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何以如此顽强?-220609(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2年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何以如此顽强?-220609(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5月,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逐步修复,以及“稳外贸”政策的陆续落地,我国出口超预期反弹。 同时,在制造业产需边际改善、大宗商品维持高价的情况下,进口也录得正增长。 展望下半年,来自东南亚的出口替代效应或较为有限,而RCEP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或将更为显现。 短期内,应该抓紧“供应链修复+外需维持韧性”的窗口期,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同时继续落实相关“稳外贸”政策的实施,从而支撑出口在年中仍能维持一定增速水平。 中长期来看,我国出口在下半年主要面临高基数的压力与外需滑落的风险,或仍旧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 ▍数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37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 其中,出口30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Wind一致预期增7.3%;进口229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Wind一致预期增0.6%;贸易顺差787.6亿美元,同比增长82%。 ▍出口如何实现超预期反弹?分国家和地区来看,除中国香港外,5月中国大陆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出口金额均实现了大幅反弹。 其中,与东盟之间的出口贸易同比增速26%,RCEP对于贸易量的创造效应日趋显著。 分产品看,5月出口超预期增长的背后是大部分重点商品的全面反弹:(1)机电产品——5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实现约10%的同比增长,为出口大幅反弹奠定基调。 (2)海外消费品需求仍具有较强韧性,箱包、服装、鞋靴、玩具的出口金额同比均实现超20%的增长;(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增速由负转正,5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4%;(4)高基数下,医疗仪器及器械继续录得同比负增长。 随着国内供应链开启修复,叠加“稳外贸”政策不断落地、外需短期内维持韧性,出口有望在年中维持一定增速水平。 下半年,在高基数的压力与外需逐步滑落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增速或仍旧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 ▍进口增速转正,量有升,价有涨。 5月进口增速转为正增长,好于市场预期,进口数量增速整体有所回升,进口单价涨多跌少,但价格涨势有所放缓。 从进口数量来看,主要进口商品数量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显示出内需的边际改善。 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虽低于临界点,但比上月上升2.2pcts,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内需的边际修复带动主要进口商品的数量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 从进口单价来看,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涨多跌少,部分商品价格有进一步的上扬,但价格涨势较4月已经有所放缓。 ▍大类资产策略:(1)汇率:出口的超预期表现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比较直观。 5月出口的及时修复意味着经常性账户对人民币的支撑仍在,尽管后续人民币或仍有强美元的压力,那么在出口的支撑下,人民币的抗压能力或也有所增强。 (2)股市:股票市场对5月出口数据的敏感度似乎较低,需要有更多其他复工复产数据的验证。 但近期美国方面可能考虑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以缓解其高通胀的压力,后续可以关注关税取消概率较高的相关产业链。 (3)债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债市对出口数据的直接反应相对平淡,债市更由宽信用与宽货币的逻辑主导。 虽然5月出口的修复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对外贸表现的预期,但后续债市需主要关注宽信用的进程。 ▍风险因素:国内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再次扰动供应链;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导致外需大幅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