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金融“碳”索系列(三):个人碳金融实践,启动节能减排的c端力量-220517

上传日期:2022-05-17 20:36:10 / 研报作者:陈骁郝博韬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金融“碳”索系列(三):个人碳金融实践,启动节能减排的c端力量-220517.pdf
大小:144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金融“碳”索系列(三):个人碳金融实践,启动节能减排的c端力量-220517

平安证券-金融“碳”索系列(三):个人碳金融实践,启动节能减排的c端力量-220517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金融“碳”索系列(三):个人碳金融实践,启动节能减排的c端力量-220517(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金融“碳”索系列(三):个人碳金融实践,启动节能减排的c端力量-220517(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双碳”目标确立以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其中,绿色贷款、绿色债券、ESG、碳排放权交易等针对企业部门的碳金融实践如火如荼;但针对居民部门这个碳排放量占比过半的群体而言,政策和市场对个人碳金融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

居民部门碳排放量占比高,且涵盖范围庞杂,需要运用金融手段推动碳减排。

我国居民部门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的50%,且广泛分布于能源、医疗保健、食品等诸多领域,依靠传统的宣传教育或政策激励难以保障减排效率,需要发展个人碳金融,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居民消费行为变化。

海外的个人碳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均已有较多尝试。

其中:1)居民部门碳交易(PCT)是较早被广泛研究的个人碳金融方案,PCT可以通过经济奖惩、排放意识、社会效应三方面激励减排,但由于统计困难、分配易造成不公等问题,全球范围内暂无大范围实践。

2)PCT的小范围实践包括澳大利亚的NICHE及芬兰的CitiCAP等,二者证明PCT的在减排方面具有效果,但要大范围推行,需要更加完善的统计、合理的分配、更佳的宣传等一系列前提。

3)部分商业银行通过直接对居民部门进行积分奖励,减少统计需求并绕开配额分配环节,以鼓励居民减排意识及社会习惯养成,同样推动了居民部门的排放量下降。

当前,我国尚未尝试PCT建设,主要通过碳普惠型碳金融引导居民部门减排。

1)我国个人碳金融参与方包括商业银行、地方政府、互联网公司等主体;2)就碳普惠制而言,我国代表性的尝试包括广州、青岛的碳普惠试点,以及蚂蚁森林、低碳星球等互联网碳普惠平台;3)近年来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基于碳普惠制的“积分兑换”模式的碳信用卡,以及开始探索搭建更为全面的个人碳账户体系,个人碳金融的实践方式愈发丰富。

居民部门个人碳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1)PCT的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包括数据、分配等;2)居民部门能源消费相对刚性,碳价及能源价格上涨可能对中低收入家庭构成冲击;3)居民部门碳减排需要兼顾居民生活质量,推动消费行为转型相对困难;4)针对碳金融的各类政策仍需进一步明确;5)碳金融相关的各类技术及政策仍需进一步明确;6)推动居民部门减排,首要任务是帮助居民部门理解碳排放的相关背景,这方面我国仍需努力。

投资建议:1)随着个人碳金融的发展,个人碳核算需求提升,为相关企业带来较大发展空间;2)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企业有望在个人碳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受益;3)个人碳金融发展提升信息安全需求,相关服务提供商具有较好前景。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碳减排让位稳增长;2)居民参与意愿不及预期;3)政策限制碳金融发展。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