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策略周报:高通胀新诱因逐步浮现-220508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高通胀新诱因逐步浮现-22050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策略周报:高通胀新诱因逐步浮现-22050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平安观点:全球股市普跌,港股市场显著回落。 上周全球股市普遍下跌。 发达市场中,仅日经225小幅上涨,美股中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最大,法、德、英、澳指数均不同程度下跌且跌幅超过2%;新兴市场中,仅俄罗斯指数小幅上涨,其他指数均不同程度下跌,其中印度股指跌幅最深,跌幅达到3.90%。 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港股市场在联储紧缩预期提速、内地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影响下显著回落,周度涨跌幅为-5.16%。 港股市场显著回落,医疗保健跌幅最深。 上周港股行业板块全部收跌。 医疗保健业跌幅最深,跌幅超过10%;资讯科技业、原材料业、必须性消费业、非必须性消费业大幅下跌,能源业跌幅最小。 总体来说,上周在联储紧缩预期提速、内地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影响下,港股市场显著回落。 美非农数据略高于预期,薪资增速仍居高位。 美国公布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就业参与率、薪资等数据。 综合来看,4月的就业数据整体与预期差距不大,非农的略微偏高,失业率的略微偏高,就业参与率的略微偏低,可谓喜忧参半,但态势平稳。 薪资增速仍居高位,虽然环比略低,但同比并未回落,显示出通胀有固化的迹象,这也预示着通胀可能高企更久,美联储的紧缩顶尚未到来。 商品顶部结构到来,通胀支撑来源转变。 从2021年至2022Q1,美国通胀的主要来源是商品价格的飙升和物流成本的高企及其延伸两个方面。 不过,支撑美国高通胀的两大因子在近期均出现一定的回落。 除了主要农产品外,上游的大宗商品筑顶迹象愈发明显,工业品顶部已经出现的概率也在加大,上游大宗商品对通胀的支撑随着需求的退坡有所减弱。 而物流成本也随着港口效率的缓升、远洋运输能力的修复而有所下滑。 但美国愈发固化的劳动力成本上行和亚洲供应链的不稳定带来的通胀扰动因素增加逐渐成为新的高通胀的诱导因素。 这两个新增因素未必会导致美国的高通胀水平继续飙升,但却会显著增强美国高通胀的黏性,导致美联储抗击通胀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港股关注“困境反转”。 过去几年港股虽然整体承压,但同时并不缺乏结构性机会。 放眼当下,面对外部紧缩顶未至、内地经济底尚寻的背景下,主要关注“困境反转”逻辑。 主要是消费、互联网、金融地产三大领域。 另外,《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的发布短期虽然会给互联网板块带来一些冲击,但长期还是利好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1)新冠变异带来新冲击;2)全球货币收紧提速快于预期;3)宏观经济回落快于预期;4)地缘局势升级、海外市场波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