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拆解ESG投资系列(五)另类投资篇:ESG赋能,另类市场的可持续之道-220414

《平安证券-拆解ESG投资系列(五)另类投资篇:ESG赋能,另类市场的可持续之道-220414(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拆解ESG投资系列(五)另类投资篇:ESG赋能,另类市场的可持续之道-220414(42页).pdf(4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总览:全球另类投资加速扩容,ESG策略规模占比近4成广义而言,另类资产包括传统三大资产(公开交易的股票、债券和现金)之外的任何资产,截至2020年底的全球规模近15万亿美元。 结构上看,截至2020年10月底,2011-2020年间ESG另类投资规模在全部另类基金中的占比近4成。 国际主流的另类资产ESG投资策略主要包括筛选、整合、参与和影响力投资。 其中,ESG整合普遍贯穿募投管退全流程。 2、海外:养老金引领另类ESG投资,重视全流程整合和影响力投资海外养老金多元化资产配置逐渐向另类资产倾斜,注重ESG投资的资产所有者作为出资方LP,在监督推动管理方GP开展ESG实践的同时,予以管理人ESG决策自由。 整体来看,提升投资绩效是ESG投资的重要驱动力,其中,PE投资收益最高,KKR传统PE组合2021财年回报率超过40%;可持续房地产次之,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但波动性小于PE组合;基建投资回报在15%左右。 总结KKR、Nuveen、ATP等海外机构的投资经验,核心ESG投资分两类:一是全流程整合ESG,包括投前筛选潜在ESG问题、尽调分析重大ESG风险和机会、投后密切监控ESG绩效并与企业沟通合作如何提升ESG价值等;二是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影响力投资,包括绿色股权、普惠金融、新能源基础设施、可持续房地产、可持续农业/林业等。 为进一步提升投资绩效,海外机构也在积极构建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组合策略、依据TCFD分析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机遇。 3、国内:一级市场ESG投资仍在发展初期,影响力投资服务实体经济转型目前我国一级市场ESG投资进程相对落后于二级。 截至2021年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规模达到12.8万亿元人民币。 另类资产ESG投资仍在初期发展阶段,据中基协调查,2019年开展ESG实践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占比仅为11%。 借鉴海外经验,国内私募机构探索ESG投资重点围绕ESG整合和影响力投资两方面展开。 一方面,通过ESG尽调和积极的股东参与,筛选ESG风险与机遇,但国内ESG策略整合更多在尽调评估环节,投后管理相对偏少。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影响力投资,重点支持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项目,覆盖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消费升级、医疗健康等领域。 4、展望:发挥资金示范和一二级市场联动效应,推进ESG投资实践我们认为,在我国共同富裕和碳中和战略重塑产业中长期逻辑的背景下,投资期限更长的另类投资更有必要整合ESG理念以降低风险、提高回报。 展望未来,国内另类ESG投资发展需要三大推动:一是监管支持和退出机制的畅通完善有望减少一级市场投资者开展ESG实践的阻碍;二是养老金、政府基金等积极整合ESG投资将助力大环境的改善;三是管理人需持续提升ESG投研能力,借助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ESG数据库,同时提高遵循TCFD框架进行气候变化影响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