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会计准则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影响-220329.pdf
大小:102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会计准则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影响-220329

中信证券-会计准则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影响-22032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会计准则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影响-220329(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会计准则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影响-220329(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业绩较实施前会出现一定增长,但需关注业绩压力带来的“短视”行为及可能的盈余管理问题。

由于被激励人员缴纳个人所得税原因,需关注行权日公司股价下跌的情况。

股权激励授予日估值需在等待期摊销,关注等待期摊销对净利润的影响。

▍股权激励基本情况:股权激励是企业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监高或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股权激励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股票增值权、虚拟股)。

其中限制性股票又可分为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与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仅限于双创板块。

▍股权激励市场现状:截止2021年7月30日,47%的上市公司参与了股份激励。

从激励类型来看,限制性股票激励更多,2020年占比已达76%,2021年(截至7月30日,下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激励总数33%,增长迅速;在激励股份的来源上看,93%的激励为定向增发,剩余的为回购股票;从实施结果来看,21.36%的股票期权停止实施,所有停止实施的激励中有86%包含非市场原因(包括业绩不达标、触发特殊条款等);从板块分布上看,2021年双创板块实施数量占比已达到47%;从行业分布来看,新型行业股权激励多于传统行业。

▍会计处理:授予日确认授予工具的公允价值,等待期摊销确认费用/成本,降低利润。

在授予日,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确认股本、资本公积,并按回购价格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与库存股;股票期权与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不作处理。

在等待期内,激励工具按照在授予日确定公允价值等待期内摊销,进而影响等待期的成本/费用。

在行权日,股票期权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确认股本和资本公积,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不做处理。

对于报表的影响: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会在授予日获得筹资现金流入、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则在行权日获得筹资现金流入、扩大资产负债表。

三种类型的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均需要摊销确认成本/费用,进而降低利润。

总的来说,定增方式下的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虽然在等待期内需要摊销确认费用,但并不会产生现金流出,股权激励会导致PE变高、PB可能存在影响,DCF则不受影响。

▍激励工具估值情况:激励工具估值参数的选择会对授予日激励工具公允价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后续成本/费用的摊销,因此需要关注激励工具参数选取对费用的影响。

在权益结算激励工具中,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按照期权定价模型估值,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按授予价格与市场价格差价估值。

需关注授予日日期的选择,股价较低时授予会降低公允价值。

期权估值时建议关注股价波动率在内的多个参数的选取,波动率参数对期权估值影响最大。

关注企业所选取的估值工具类型,同要素下不同激励工具估值可能差异较大。

▍公司影响:实施激励往往带来业绩增长,股价可能因纳税政策原因在行权日前后降低。

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与业绩上,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前与实施一年内,盈利能力核心指标的同比增长率往往上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运营指标也往往出现增长。

因存在业绩压力,部分企业可能会存在“短视”行为,建议关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资本支出下降的问题。

同时业绩压力可能使得管理层通过研发资本化、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在股价上需关注实施股权激励后,因减少被激励人员纳税负担而导致的行权日前后股价下跌,及行权后出售获利需求导致的股价上涨影响。

▍风险因素:关注激励工具估值的准确性;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及股价的影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