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策略点评:市场预期亟待修正-220314

上传日期:2022-03-14 20:55:04 / 研报作者:魏伟郝思婧张亚婕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策略点评:市场预期亟待修正-220314.pdf
大小:39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策略点评:市场预期亟待修正-220314

平安证券-策略点评:市场预期亟待修正-220314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策略点评:市场预期亟待修正-22031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策略点评:市场预期亟待修正-22031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3月以来,A股市场进入2月平稳期后的新一波调整期,截至3月14日,上证指数、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的3月累计涨跌幅分别为-6.9%、-8.9%和-10.8%。

平安观点:市场的核心关注点重新回到疫情管控、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和海外军事动荡(造成全球大宗品价格大幅上升)上来。

在三大因素带来极其不确定性的同时,年初以来一些相对乐观的经济基本面预期也亟需调整,宏观经济层面消费和投资上半年大概率低于预期,海外中资股票承压严重,整体拖累A股市场表现。

一是国内疫情传播超预期带来防疫措施升级,拖累消费下滑和企业开工,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3月以来国内疫情明显反复,新一轮国内奥密克戎病毒的蔓延来势凶猛,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在明确的动态清零政策下,整体防疫措施面临升级调整,短期经济面临较大的负面压力。

参考过去两年经验,一方面,国内消费、特别是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首当其冲,2020年社零餐饮收入当月同比连续8个月负增,当年2-4月连续三个月降幅超过30%,2021年8月、11月和12月国内疫情散发时期的增速也都为负值;另一方面,防疫加码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相关制造业景气可能受到拖累,2020年1-3月期间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连续3个月负增,当年制造业投资维持全年负增状态,目前疫情多发地已陆续有企业发布停产通知,如丰田汽车长春工厂因疫情暂停生产,富士康深圳各园区暂停营运等。

当前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和年初预期情况已经出现较大差异,尤其是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的行业受到新一轮的冲击。

二是房地产行业下行将成为拖累2022年宏观经济和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维持此前关于本轮房地产行业磨底期可能更长的判断,近期发布的地产数据表明房地产需求仍在下行,1、2月份克而瑞百强房企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均超过40%,2月份居民中长期净融资则迎来史上首次单月负增,当月新增居民中长贷同比减少459亿元。

整体来看,当前行业面临的商品房销售下行—房企资金趋紧—评级下调/违约—收缩投资/金融机构惜贷—购房者预期悲观—销售进一步下行的负向循环困局尚未打破,房地产投资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产业链上相关上游原料、中游建筑、下游消费等板块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

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收缩对全社会信用扩张的拖累效应也会逐渐显现,回顾2014-2015年房地产行业景气下行阶段,社融存量增速自2013年底的17.5%降至2015年底的12.4%。

我们认为2022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将从接近18亿平米的高位平台显著回落,拖累房地产投资的同时也将对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来压力;并且,当前信用扩张力度不足也和作为信用扩张加速器的地产行业的减速有密切关系,使得当前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表现较差。

三是海外地缘冲突趋于反复,市场对全球滞胀的担忧和大国博弈不确定性的担忧在升温。

目前来看,海外地缘政治冲突正在往长期化反复化的进程推进,这对于全球经济、通胀、政治等多个维度的影响显著。

一方面,市场对全球滞胀风险的担忧加剧,美国2月CPI同比已升至7.9%,创近40年来新高,而3月以来商品价格仍在快速上升并维持在高位波动,进一步推升未来的通胀预期,滞胀风险加大基本面的压力和货币政策选择的难度。

截至3月11日,原油价格累计涨幅超过15%,期间布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2008年高点,结算价最高升至128美元/桶后虽有回落,但仍然维持在110美元以上水平;伦敦金现货价格3月累计上涨3.6%,期间最高升至2000美元/盎司附近波动;农产品价格也在持续攀升,CBOT小麦、玉米、豆粕价格3月累计涨幅分别为18.5%、10.4%、6.9%。

另一方面,地缘局势冲突推升了市场对大国博弈不确定性的担忧,外资趋于回流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美元指数自2月底的97点位升至99附近水平,A股市场中的北向资金在3月7日-14日期间连续6个交易日净流出,合计成交净买入规模约-507亿元。

而从权益资产来看,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夹杂大宗商品价格普涨,海外中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其对A股市场整体同样呈现负面效应。

我们认为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亟待调整,本轮磨底时间可能受影响进一步拉长。

中期来看,国内疫情反复、地产需求收缩、海外局势不稳将进一步冲击国内基本面预期和资金风险偏好,受此影响,A股市场磨底期可能进一步拉长,仍需等待观察更多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效果。

考虑到市场自2021年高点以来已有平均20%-30%左右的回撤,当前估值水平整体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短期不排除存在向上反弹的可能。

但上述影响因素的中长期效应更值得警惕,整体来看2022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均面临较难的环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022年投资回报预期,选择相对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和公司,同时防范基本面明显恶化的行业和公司。

结构上看,建议关注中期盈利景气向上板块的配置性价比,一是高质量转型对应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升级产业,如半导体、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二是通胀受益板块,从历史经验、原材料价格传导以及本轮通胀上行的特征背景来看,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农林牧渔板块会有所受益。

风险提示:1)新冠疫情蔓延超预期;2)国内经济下行超预期;3)政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4)地缘政治环境波动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