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稳增长”抓手专题:投资围绕适度超前和补短板两条主线展开-220227.pdf
大小:8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稳增长”抓手专题:投资围绕适度超前和补短板两条主线展开-220227

中信证券-“稳增长”抓手专题:投资围绕适度超前和补短板两条主线展开-22022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稳增长”抓手专题:投资围绕适度超前和补短板两条主线展开-220227(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稳增长”抓手专题:投资围绕适度超前和补短板两条主线展开-220227(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目前,我国人均资本存量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电力、铁路、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较多,处在资本深化、加速追赶发达国的窗口期,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投资正沿着适度超前投资和补短板投资两条主线改善,促进项目建设因素不断增多,预计长期内投资增速都将适度领先于GDP增速。

新交通、“双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市场关注度高、政策力度大,日益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投资抓手。

▍我国资本存量尚不充足,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2019年,我国人均资本在183个样本国中排序第95位,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6%,人均GDP排序89位,为全球平均水平的60%,我国人均资本相对于G7国家的比例在22—35%区间,相对于美国、英国的比例为33.7%、31.3%,相对于法国、德国、意大利比例均不足30%,资本结构偏传统重工业、技术复杂度偏低。

存量资本存在诸多较多短板,居民人均用电量仅约美国的1/6、日本的1/3,人均铁路营业里程在G7国家中排名末位,人均高速公路仅约美国的1/3,基础设施总排名在全球为第36名(总141国)。

从省份差异看,21个省份人均资本存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省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投入差距更加明显。

我国人均GDP在2015年之后进入停滞期,相比而言,人均资本在2016年以后仍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加快向G7国家追赶,正处于资本深化的窗口期。

▍投资围绕适度超前和补短板两条主线推进。

在跨周期调节背景下,投资正在以更广的视野布局。

(1)围绕未来需求适度超前投资。

前瞻考虑下一阶段的需求结构,提前布局投资可能阻碍未来经济发展的领域,例如数字经济、战略科技基础设施须超前谋划。

(2)围绕过去欠账加强补短板投资。

对于过去存在建设欠账的领域,当前难以满足我国生产生活需要,例如公共服务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等。

当前经济正向潜在增速水平上修,政府也更慎重出台各类收缩性政策,促进项目建设的因素不断增多,专项债资金运用效率提升,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融资创新不断加强,“能耗双控”弹性增加并逐步转为更合理的“碳双控”等。

从PPP项目和卫星数据看,1月新项目建设已进入改善区间。

展望2025年前,年均投资增速中枢有望达6.5%,适度高于GDP实际增速。

▍适度超前和补短板投资的主要发力领域。

市场关注度高、投资潜力、投资增速较快的领域主要包括新型交通设施、“双碳”领域,“数字经济”领域三大部分15个细分领域,各方面正积极创新支持政策、储备和开工项目,新型交通运输投资兼顾扬长项与补短板,“双碳”领域投资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数字经济设施超前布局以支撑“上云用数赋智”。

预计2022年三大领域合计投资约3.0万亿元,约相当于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的14.7%;其中,新交通运输、“双碳”、数字领域分别将投资约0.83万亿、0.84万亿和1.3万亿元。

具体来看:(1)2022年投资规模较大的领域包括大数据中心(6000亿元)、城市轨道交通(4800亿元)、高铁(3100亿元)、5G基站(3000亿元)、风电机组(2800亿元)、工业互联网(2600亿元)、特高压(1920亿元)等。

(2)年均增速较快的领域包括新型储能(50%)、新能源充电桩(48%)、5G基站(40%)、人工智能(38%)、光伏设施(21%)、大数据中心(20%)、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7%)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