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银行行业周报:宽信用在即+基本面靓丽=银行股“开门红”-220221

《东亚前海证券-银行行业周报:宽信用在即+基本面靓丽=银行股“开门红”-22022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银行行业周报:宽信用在即+基本面靓丽=银行股“开门红”-220221(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2022年开年银行股行情实现“开门红”。 2022年1月和2月(2月区间为7日-18日),中信银行指数累计涨跌幅分别为2.47%和4.96%,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分别获得10.09pct和3.04pct的超额收益。 其中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苏农银行股价表现更为亮眼,2月7日-18日涨幅分别为9.63%/7.59%/6.64%/7.18%/7.21%,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分别获得超额收益7.71pct/5.67pct/4.72pct/5.26pct/5.29pct。 近期银行股实现“开门红”主要是受益于已在路上的宽信用、优秀的银行基本面、房地产政策的边际放松以及宽货币政策持续加码可期。 已在路上的宽信用:1月社融超预期“开门红”,人民币贷款“总量进,结构好”。 2022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同比多增9842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944亿元,其中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2.1万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例为50%,虽然短贷+票据冲量的情况依然存在,但信贷结构已经开始大幅改善。 此外,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发力下,2021年基建中长期/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分别新增3.82万亿/4.13万亿/3.86万亿,均超过房地产贷款新增贷款3.81万亿,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也实现32.80%的高增速,展现出监管层转换经济结构动能的决心十足,预期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基建/绿色/高端制造/普惠小微贷款仍是2022年宽信用的重要支点。 目前贷款期限结构和行业投放结构均已大幅改善,静待宽信用落地。 优秀的银行基本面:2021年上市银行业绩表现靓丽,预期2022年银行“量增、价稳、质优”。 2022年1月以来,上市银行陆续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预期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23.20%/24.10%/25.60%,城商行中的优等生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业绩持续高增,预期2021年营收同比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58%/30.72%和28.24%/29.67%。 预期2022年银行在“量增、价稳、质优”支撑下,业绩表现持续向好。 价稳:在降息背景下银行净息差有所承压,但此前监管层不断限制商业银行高息揽储行为,两次降准释放大量低成本资金,以及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降低了长端利率自律上限,银行负债端成本压降成效显著,为资产端收益率下调做足缓冲垫,预期2022年净息差下行幅度不大。 量增:宽货币加码下银行信贷放量在即,宽松的货币环境利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恢复,催生银行信贷放量,2022年银行“以量补价”逻辑明确。 质优: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边际宽松+信贷投放结构的优化利好商业银行风险缓释,伴随基建/绿色/高端制造行业贷款占比提升,银行不良生成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房地产政策的边际宽松:利好银行风险缓释和房地产贷款压降压力下行。 2021年9月以来,监管层就频繁发声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政策执行纠偏,缓释了银行的不良压力,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末国有行和股份行实现“不良的额率双降”,不良率环比三季度末分别下降6BP和3BP。 2022年1月LPR(5年)降低5BP,有利于推动房地产行业销售端回暖,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持续减轻银行资产质量担忧。 此外,2022年2月8日,央行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缓解了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压降压力。 一季度宽货币持续加码可期。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愈加浓厚的背景下,一季度是今年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窗口期。 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等表述来看,一季度宽货币持续加码是大概率事件,利好银行信贷放量和风险预期改善,推动银行基本面持续向好。 投资建议已在路上的宽信用、优秀的银行基本面、房地产政策的边际放松以及宽货币政策加码可期催化了2022年以来银行股靓丽的表现。 展望2022年,银行业绩在“量增、价稳、质优”的支撑下将持续向好,一季度宽货币政策加码可期,信用环境景气回升,银行股安全边际仍在,配置价值凸显。 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业绩增长动能强劲、区域经济环境优质的股份行和城商行。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