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1年7月进出口数据及债市点评:出口仍具动能,进口增长量减价缓-210807

《中信证券-2021年7月进出口数据及债市点评:出口仍具动能,进口增长量减价缓-21080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1年7月进出口数据及债市点评:出口仍具动能,进口增长量减价缓-21080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进出口数据略弱于预期。 出口方面,轻工制品回落明显,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维持较强韧性,天气、疫情等扰动因素或仅限于短期。 进口方面,主要进口的大宗商品增长量减价缓,进口增速回落。 预计下半年我国出口仍具备较强韧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犹存。 数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08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1%,环比下跌0.5%,比2019年同期增长27.3%。 其中,出口28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3%,环比增长0.4%,预期增20.8%,前值增3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7.46%;进口22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1%,环比下跌1.6%,预期增31.8%,前值增36.7%,比2019年同期增长27.18%;贸易顺差565.9亿美元,同比下跌6%,预期503.8亿美元。 出口虽略弱于预期,轻工制品回落明显,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韧性仍在。 从前五大贸易伙伴的分项数据来看,对比2019年7月,我国大陆对前五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东盟、中国香港、拉丁美洲出口的两年复合同比增速分别为12.98%、14.84%、14.25%、12.01%、19.36%,其中欧盟、东盟、拉美增速较上月有所放缓,但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从上月的9.28%增至12.98%。 从重点商品分项数据上来看,对比2019年7月同期,同样从两年复合增速来看,(1)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加14.11%,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加15.51%,其稳定的增速是我国出口保持韧性的重要原因。 集成电路维持高增,较2019年7月两年复合增速为20.6%。 (2)我国轻工制品出口本月有所回落,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从上月的10.18%回落至4.23%,服装及衣着附件从上月的2.79%回落至-0.51%,轻工制品的回落与东南亚疫情下海外整体纺织业生产放缓有关;(3)虽然Delta病毒仍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散,但对我国防疫物资的出口拉动作用却趋向疲弱,从2019年7月的两年复合增来看,7月医疗仪器和器械同比增速为21.48%,较6月减少5.38%;塑料制品的同比增速为37.08%,较上月减少6.29%。 此外,7月河南特大暴雨、台风“烟花”对于江浙地区港口作业的影响、南京疫情等扰动因素也或是造成本月出口略低于预期的原因。 进口增速回落,大宗商品增长量减价缓。 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方面,7月大豆和铁矿砂单价环比增速走弱,但原油和铜矿砂单价继续走高。 数量方面,从2019年7月的两年复合增速来看,上述四类大宗商品的进口数量较上月均出现明显的回落,增速分别为0.2%、-1.39%、0.25%和-4.52%,也是本月进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国内部分行业的限产措施较为严格,煤炭、化工、钢铁行业景气下滑,导致原材料进口数量整体大幅回落。 此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也较上月均有所回落,比2019年同期(两年复合增速)分别增长10.46%和12.22%,其中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增速为10.46%。 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5pct,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0%和50.9%,比上月回落0.9pct和0.6pct,产需均放缓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有所滑落。 结论:7月出口略弱于预期,轻工制品回落明显,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维持较强韧性。 进口增速回落,大宗商品数量同比增长缩减,价格增长趋缓。 考虑到(1)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率较低,Delta变异毒株对其影响较大。 东南亚地区的产能修复仍需时日,我国的出口替代效应预计将有所延续;(2)受益于相对较高的疫苗接种率以及丰富的防疫经验,国内疫情对于出口的影响或仅限于短期,台风等天气因素的影响也仅为短期扰动;(3)外需虽有所切换,但海外制造业依然处于持续扩张状态。 因此,预计我国下半年出口仍具备较强韧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犹存,市场不必对出口过于悲观。 对于债市而言,出口虽然仍能对下半年经济有所拉动,但增速可能在年底或明年放缓。 在货币政策已经采取降准操作下,下半年经济稳增长需要财政政策配合的背景下,预计短期内债市或在利率底部呈现震荡格局,行情不会出现较大反弹。 但随着下半年财政发力,地方债供给提速,预计债市也将面临调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