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证恒生-【极客点睛2018创新层】804家“保层”,124家新进,分层新规下创新层企业占比降至8.18%-180517

《广证恒生-【极客点睛2018创新层】804家“保层”,124家新进,分层新规下创新层企业占比降至8.18%-180517(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证恒生-【极客点睛2018创新层】804家“保层”,124家新进,分层新规下创新层企业占比降至8.18%-180517(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18年5月16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关于发布2018年创新层挂牌公司初步筛选名单的公告》,公示了2018年创新层挂牌公司初步筛选名单,其中共有928家新三板企业。同时指出挂牌公司如对名单有异议,应当在本名单公示之日起3个转让日内(截至2018年5月21日17点)通过主办券商向全国股转公司提出异议。
【点评】
新三板分层新规调整后,新进创新层的企业数量下降至928家,占比下降至8.18%
2018年新三板创新层初选名单企业数量共928家,占比8.18%,较2017年创新层企业名单公布时有明显下降。2018年5月16日出炉的2018年创新层初选名单中共有928家挂牌企业,较上一年的初选名单公布时减少401家。同期,挂牌企业总数为11345家,创新层企业占比8.18%,这一比例较上一批初选名单公布时下降3.67pct。截至2018年5月15日,新三板共有创新层企业1260家。通过对比上述1260家企业名单以及最新公布的2018年创新层企业初选名单,我们发现上一批1260家创新层企业中共804家保层成功,占比63.61%,这一数字与去年保层成功企业占比相近。引致2018年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的关键在于调入创新层的基础层也数量大幅下降。今年仅有124家原基础层企业成功进入创新层,远低于去年的710家。
调入创新层的基础层企业数量下降,主要系新规的准入标准中增加了50人合格投资者人数以及最近12个月发行股票累计融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影响。在调整前的10085家基础层企业中,若不考虑上述两项规定,符合其他创新层准入标准的企业数量达1952家,远高于实际调入创新层的企业数量124家,以上数据说明了50人合格投资者以及最近12个月累计融资额超过1000万元两项规定对基础层企业能否进入创新层具有关键影响。
2018年创新层初选名单企业的地区分布中,北上深广分列前四名
从地区上看,北上广深创新层初选企业数量分别位列各市前四名,四地共计有318家创新层企业,占比为33.41%,四地的创新层企业数量分别为北京138家、上海90家、深圳51家、广州31家。从占各地区企业总数量的比例上看,北上广深的占比分别为14.84%,9.70%,5.50%,以及3.34%,下表为2018年创新层初步筛选名单中数量前20的城市排名。
分层新规下,2018年创新层初选名单中的企业在财务、融资、流动性三方面均优于新三板整体
2017年12月的分层制度改革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创新层准入条件的差异化标准中,调减净利润标准,提高营业收入标准,新增竞价市值标准;二是在创新层准入条件的共同标准中,增加合格投资者人数要求;三是创新层维持条件改为以合法合规和基本财务要求为主。合格投资者人数的要求是准入标准的关键变化,这一条件能实现对企业公众化、市场化程度的有效识别,大部分满足这一条件的企业实施过定向增发或具有良好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因此,2018年创新层初选名单中的企业在财务、融资、流动性三方面均优于新三板整体,下文就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2018年初选创新层企业的规模、成长性以及盈利能力方面均优于新三板整体水平。928家初选创新层企业2017年平均营业收入为5.37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为3343.99万元,同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中位数为19.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中位数为10.30%(由于增长率会存在极端值,因此选取中位数以剔除由于增长率过大或过小产生的偏差)。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2.63%。除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以外,2018年入选创新层初选名单的企业在上文提及的其余四项指标上均优于新三板整体。
从融资次数及融资金额的情况看,2018年创新层初筛名单中的企业优于新三板整体。928家初选创新层企业在过去一年(2017年5月17日-2018年5月17日)内共完成定向增发421次,募集资金总额达415.03亿元;当前仍在挂牌的1134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共完成定向增发2214次,募集资金总额达1085.69亿元。928家创新层企业在数量上仅为总企业数的8.18%,但其过去一年内定增次数占新三板企业定增次数的19.02%,定增募集资金总额占所有新三板企业定增总额的38.23%。可见2018年创新层初筛名单中的企业的融资能力优于新三板整体。
从流动性的情况看,进入2018年创新层名单的企业同样优于整体。从无成交企业的数量来看,2018年创新层初选名单企业近一年以来仅12家企业无二级市场成交记录,同期新三板整体共有5577家企业无成交记录;从成交总额及成交总量的情况看,928家企业二级市场成交总额为563.76亿元,成交总额为100.40亿股,分别占新三板全体企业的41.79%、35.34%。从换手率的角度看,创新层初选企业的换手率中位数为7.68%,新三板企业的换手率中位数则为5.69%。
创新层红利落地值得期待,结构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建议关注成长性确定的企业
2017年12月推出的分层新规使入选创新层企业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层名单亦将更为稳定,此前"大进大出"的现象将有好转。当然,分层标准的完善只是开始,服务好优质企业,为其提供助力成长的资本平台才是新三板最需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预期差异化制度的建设仍将是盘活新三板市场的关键。2017年12月推出的三大新规中,新三板已经构建了创新层在交易制度、融资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上的差异化。未来,在新三板创新层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对创新层的权利以及义务差异化建设进行持续推进以及完善,将会帮助新三板形成良性循环,吸引优质企业努力争取进入创新层享受差异化制度红利。2018年以来,全国股转系统在制度建设上持续推进,"3+H"方案的推进速度超预期,由此,我们认为创新层红利的推进同样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如广证恒生在《【2018年新三板年度策略】新三板存量结构化竞争加剧,重点关注优质赛道成长型企业》中指出,2018年新三板市场内部企业的结构化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精选细分领域挖掘成长性确定的企业将变得更重要。未来,差异化预期逐步兑现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资源将进一步向优质企业聚拢。从策略角度,我们整理出连续三次入选创新层名单的企业以供参考。